航班准点率3/1起改用新算法 比照国际标准:慢15分钟就算延误
▲国内机场准点率认定标准将变严,慢15分钟以上就算延误。(图/记者周宸亘摄)
自今年3月1日起,我国国际航班准点率计算方式更严格,一改过去相较国际较为宽松的算法。新算法将以离场航班认定、统计,认定方式以后推时间为基准,超过15分钟以上就是延误。
民航局过去针对国内各机场准点率的计算标准,是以关舱门后30分钟还未起飞,才算延误,但与国际间作法不同,算法更为宽松。去年桃园机场自评的各航空公司准点率都超过8成,但在国际评比中却沦为后段班,立委就质疑这样的准点率算法根本是「自欺欺人」。
今年1月3日,交通部、桃园机场与民航局邀集民航业者及学者专家讨论国内各机场准点率认定问题,决定参酌国际间作法。自2018年3月1日起,我国国际航班班机准点率将以离场航班认定、统计,认定方式以「后推时间」为基准,超过15分钟以上就是延误。民航局举例,若表订起飞时间为0800,则后推时间若迟于0815则属延误。
▲民航局决定参照国际标准作法,只要超过表订起飞时间15分钟就是延误。(图/ETtoday资料照)
民航局补充,「后推」指的是,当旅客完成登机,飞机关舱门,由地勤动力推车将停机坪上的飞机后推至滑行道,飞机再从滑行道滑行至跑道,等候航管指示起飞。
先前桃机公司对于桃机准点率沦国际后段班一事,提出回应为近9成航班为中短程航班,受邻近机场的天候(台风、雷雨)、流量管制等因素影响,两岸航线常因中国大陆航班影响,致来机晚到,影响接续航班准点率。
依据资料库分析航机误点最大原因为来机晚到58%,另外航空公司班机调度16%、航管因素5.8%、天候因素及机械故障各占4%等,综上,并非完全由机场营运管理所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