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制品定温湿度指引 防黄曲毒素

食药署表示,台湾高温潮湿,花生制品及花生原料容易产生黄曲毒素或赭曲毒素A,会影响肾脏功能,也有伤肝、致癌的危险性。图为花生制品示意图。(陈俊吉摄)

台湾高温潮湿,花生容易孳长霉菌,产生黄曲毒素,食用有致癌风险。食药署日前公告「花生及其制品制造业者符合食品良好卫生规范准则(GHP)之指引」,要求食品业者处理花生原料及其制品,须以低温、干燥方式贮存,包括带壳花生、脱壳花生、花生糖、花生酱等业者都要遵守。

花生是大众吃食,食药署指引内容指出,花生制品含有极少水分,不利细菌繁殖,但如工厂环境不佳、没有做好防止交叉污染管控或防止病媒入侵,可能遭受微生物污染。

根据指引,食品业者在验收原料后,需确认有无裂果,蒸煮、焙炒、油炸须记录温度及时间控制,成品贮存也应记录温湿度控制。如果制成花生粉或花生碎,贮存须低温、低湿。

该指引规定:干燥荚果水分含量宜控制在10%到12%、花生仁水分含量8%以下;原料、半成品、成品以低温、干燥方式贮存为宜。转移环境时,避免停留在高温高湿环境,以免产生冷凝水,易生毒素。如有违反且限期未改善,可裁处6万元以上2亿元以下罚锾。

林口长庚医院临床毒物中心主任颜宗海指出,花生制品在温暖潮湿环境下易孳生霉菌,分别会产生黄曲霉素、赭曲毒素A,两种毒素都耐高温,且肉眼不一定辨识出是否发霉。

颜宗海指出,黄曲毒素不仅伤肾,也会增加肝癌风险;赭曲毒素A则伤肾,会增加泌尿道肿瘤风险。他提醒花生粉、花生酱等开封后,务必密封并放冰箱冷藏,切勿常温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