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也致癌? 保存不当小心「黄曲毒素超标」肝癌找上门

黄曲毒素花生的头号敌人。(图/达志示意图

文/严永龙

黄曲毒素一直是花生酱的头号敌人,它不但具致癌性,而且难以使用高温消除。故花生酱食安品质,除了依靠厂商要做好源头管理,以及政府严格稽查执法,消费者也要对花生酱的选购和保存,多加注意。

花生酱的致命宿敌沙门氏菌与黄曲毒素花生酱也有食安问题吗?清大化学系教授凌永健表示,除了过敏以外,花生酱曾经出现的严重食安事故分别是沙门氏菌和黄曲毒素。2008 至 2009 年间,美国花生公司(Peanut Corporation of America)前老板内尔(Stewart Parnell)因贩售感染沙门氏菌的花生酱,导致 9 人在食用后中毒死亡,有数百人受到感染。据知,该公司位于乔治亚州厂房卫生条件极度恶劣,老板更伪造沙门氏菌合格报告,故被重判 28 年,为美国史上判刑最重的食安事件。不过,目前世界各地的花生酱工厂未发现有感染沙门氏菌的案例

至于黄曲毒素,则是世界卫生组织的一级致癌物,本身具有毒性,长期在饮食中摄取过多的黄曲毒素,容易导致肝细胞突变,造成肝癌B型、C型肝炎患者和带原者尤甚。食药署发布的《食品真菌毒素限量标准》第二条规定,花生类食品中的总黄曲毒素限量,不得超过 15ppb。

食药署《101 年度市售食品中真菌毒素含量监测》的资料显示,1997至2011年共抽验过 128 件花生酱制品,其中有 7 件不及格,占抽验件数的 5.5%。根据 2014 年消基会针对花生酱黄曲毒素的检测结果,在 20 件花生酱样品中有半数验出黄曲毒素,然而,检出量介乎 0.2 至 9.1ppb,均未超出法定限量。

凌永健补充,虽然消基会的抽验结果没有出现黄曲毒素超标的情况,但若长期食用受黄曲毒素感染的花生酱,仍有可能影响身体健康。不过,卫生署(现今之卫福部)引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简称FDA)的资料指出,曾有一位企图自杀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在6个月内服食黄曲毒素B1,总剂量相当于每日摄取 0.66mg 黄曲毒素,食用后,虽然产生短暂的不适症状,但经14年追踪后,其身体状况肝功能均属正常。因此,若要达到上述案例的剂量,必须连续两周每天吃下8.2公斤的花生糖,且其黄曲毒素 B1 的含量是 80.5ppb,才有可能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但即使如此,避免食用到被黄曲毒素感染的花生酱仍是自我保护之道。

▲若加工前的花生没妥善储存,容易产生黄曲毒素。(图/取自免费图库pixabay)

霉菌最爱高温潮湿 三大原则远离黄曲毒素那么,黄曲毒素到底如何产生的?凌永健解释,黄曲毒素是由某些真菌,一般是黄曲霉菌产生的毒性代谢物,这是玉米和花生等食物及其制成品中容易发现的霉菌,高温潮湿的环境下特别容易滋生。这种霉菌在摄氏 28 至 30 度就可能产生,而且它们排出的黄曲毒素须在 280 度高温下才会被破坏掉,是以无法透过加热消毒,亦很难判断污染的源头。若要确保食安品质,厂商从源头到制程必须层层把关。

就花生酱而言,倘若加工前的花生原料没有妥善储存,或在种植时杀菌工作不到位,没有喷洒足够的农药,可能会受霉菌感染;而在加工时,厂房内的卫生条件不佳,存放处不够干爽,霉菌也就有机会乘虚而入、产生黄曲毒素;最后,无论是贩售场所,还是家居中,只要是高温潮湿的环境,也都可能会受到霉菌的威胁。

因此,凌永健表示,想要避免食用到含有黄曲毒素的花生酱,除了厂商须做好源头管理之外,消费者亦要谨守三大原则。一,选购花生酱时,确认商品包装是否完整,贩售环境如何,并尽可能选择信誉良好的厂商。二,把花生酱带回家后,最好将花生酱置放在冰箱密封保存,以防受热受潮。三,将花生酱开封后,必须尽快食用,若发现有霉味、变色或过期的情况,务必丢弃,不可继续食用。

▲三大原则避免黄曲毒素。(图/食力提供)

边境验出即退回 台湾市售花生酱无超标案例食药署食品组科长杨雅珺指出,食药署每年都会监测市售食品中的真菌毒素(包括黄曲毒素)污染,2014 至 2016 年间的抽验结果显示,市售花生酱没有黄曲毒素超标的情况。虽然每年仍会在边境查验中检出 2 到 3 件不及格的进口花生酱,但验出不及格后就已马上将该批货品退运,不淮入境。因此应该可以保证进口产品的安全性。

杨雅珺表示,当局早于 2014 年,逐步落实「三级品管制度:一级包括强制业主自主检验食品、食品监测计划,二级则是委托第三方单位验证与认证,三级为政府稽查抽验,并逐步扩大一级品管等规定之范围。另外,2015 年订立食品追溯追踪系统,让消费者能查看产品源头,可追溯追踪的资料还在持续增加中。

根据食药署《101 年度市售食品中真菌毒素含量监测》结果,2011 年前市面上曾出现过黄曲毒素超标的花生酱,但杨雅珺补充,现今健康意识抬头,民众的食安诉求以及新闻媒体的监察,使得厂商和政府须于近几年间,改善食品管理水平,落实「三级品管」、「食品追溯追踪系统」等食安制度,以确保消费者的权益。虽然,目前并无发现不及格的市售花生酱,但消费者在选购、使用以至保存花生酱商品时,为了健康仍要自我把关,切勿掉以轻心。

你应该要知道的食事黄曲毒素是由真菌(一般是黄曲霉菌)所产生的毒性代谢物,世界卫生组织 1987 年列管为一级致癌物,长期在饮食中摄取过多的黄曲毒素,容易患上肝癌;台湾对于黄曲毒素法定限量是 15ppb,食药署于 2013 至 2014 年间的抽显结果显示,市售花生酱没有黄曲毒素超标的情况。

本文由食力food NEXT【看不到也难以清除! 花生酱的头号敌人:黄曲毒素】授权提供

★图片为版权照片,由达志影像供《ETtoday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达志影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