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粉「黄曲毒素」超15ppb 新北市知名火锅店也中标
▲永安农场食品厂出产的花生粉,黄曲毒素超标。(图/食药署提供)
卫福部食药署联合全国各县市卫生局,于今年3月至10月间,至上游进口商、国内制造商等,抽验218件花生糖与花生粉,其中有7件黄曲毒素超过卫生标准规定的15ppb,不合格率达3.2%,就连新北市知名火锅店的花生粉沾酱也中标,目前所有不合格产品均已下架回收,总共销毁花生糖74.8公斤与花生粉19.2公斤。
食药署北区管理中心科长王慈穗表示,黄曲毒素是花生、坚果类等农作物,在采收、储存的过程中,受到霉菌侵袭所产生,由于黄曲霉菌对人类及动物具肝脏毒性、免疫抑制性、致畸胎性以及致癌性,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一级致癌物,若长期食用,可能导致肝癌,因此花生类的产品,一旦被验出含有黄曲毒素,就一定会下架并销毁,若业者不遵守,则可依《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法》第17条,处以6万~2亿元的罚锾。
▼协信泰食品加工厂提供给新北市极鲜火锅的花生粉,黄曲毒素含量也超标。(图/食药署提供)
王慈瑞说,这次抽查出的不合格的2项产品皆为花生粉,一项来自新北市极鲜火锅业者,另一家则来自桃园市的瑞荣商行;两间不合格产品的上游,分别为云林县协信泰食品加工厂,与桃园是的永安农场食品厂,目前已全数完成回收、销毁。
食药署北区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德元表示,依据近4年来监测结果分析,花生制品中毒曲素不合格率介于1.8%~4.8%之间,虽然2014年的不合格率升至4.8%,但今年又将至3.2%。王德原呼吁食品业者,为了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应将原料妥善储存于阴凉干燥环境,更提醒消费者应购买信誉良好的商品,开封后应保存于干燥环境,避免受潮,免得不小心吃下黄曲毒素,伤害将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