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时间、心力与资源 永远先做最重要的事

文/经理人月刊

泰瑞早上9点进到办公室桌上便摆着如山高的待审公文,还有一份至关重要的年度计划案。他瞥了一眼,正愁着要怎么处理时,秘书便急匆匆地走进办公室,请他即刻去开临时会议。这场会一开就到中午,还没走出会议室,又被通知有重要客户来访,中午便与客户餐叙应酬,讨论公事。 下午2点,好不容易送走客户,部属们又像是接力赛一般地轮番上阵,讨论各部门的提案事宜。他一边回复,一边浏览e-mail;正当分心思考哪封信急着回复、哪些信又可以删掉时,部属突然问:「总经理,不好意思,您觉得新产品的研发怎么样?」「呃……,我觉得还不错,就去做做看吧。」泰瑞这时才把眼神从荧幕上转向部属,心虚地回答,但心里想着的却是,「糟糕,我刚刚根本没注意听他报告啊。」 转眼间,时针指向6点。揹起公事包准备下班的部属,敲门提醒,「总经理,那份年度计划就麻烦您签完,请秘书送到董事长办公室啰。」泰瑞赫然发现,早上9点他看见的那叠公文,还原封不动地躺在桌上!

管理学者亨利.明兹柏格(Henry Mintzberg)的著作《经理人的一天》,他想借此传递一个「真相」:人们普遍认为管理者都是深思熟虑、有条不紊的规画者,但事实上,「研究一再证实,管理工作步调紧凑;管理者的活动通常简短、多样化、零碎、断断续续;而且他们都是行动派。」 面对这份充满了零碎任务、时常被打断的工作,管理者真的有办法专注做事吗? 集中时间精力,一次只做一件事 不管是工作者或经理人,一定都有类似经验: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开不完的会,一再被冠上「紧急」「临时」等字眼事务绑架,但忙进忙出的结果,却好像成效有限。 这种瞎忙一场的窘境,与《杜拉克高效能的5个习惯》书中一个生动的例子大致相符:马戏团特技人员能同时抛掷好几颗球,但大概也只能维持个十分钟,之后所有球都会掉下来。 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说明,虽然人类基本上是「多功能的工具」,有能力同时做好几件事,但是如果要让人产生最大贡献,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和组织的时间与精力,一次只集中在一件事情上;而且,总是先做最重要的事。「管理者必须专注,是因为他每天都面对这么多必须完成的工作。他愈能集中时间、心力资源,就愈能在更多工作上展现具体成效,」他写道。 因此,在一头栽进去那些看似做不完的工作之前,不妨先深思2件事:1.你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它的本质是什么?2.这件事对公司、工作有什么意义?一旦能够做到「重要的事先做」,你将会发现,你完成的艰难任务变多了、花的时间却变少了。 有勇气决定不做什么,要务第一 有「人类潜能的导师」之誉的史蒂芬柯维(Stephen Covey)曾说,「世界上最不幸的事,就是你生命中重要的事情,总被推到后面的位置。」他建议,我们应将目光从「具体的时钟」移开,摆脱有形时间的局限,转而运用「心理的罗盘」,审视事情的重要性,再决定它是不是你现在该做的当务之急,不让突如其来的事件,轻易就把你的计划全盘打乱。 杜拉克也针对管理者如何找出最重要的事,提供了建言。首先,他要管理者将时间、精力和才智投注于补救或摆脱以往缺乏生产力的做法,并且定期检讨自己的工作计划(以及同事的工作计划),时时自问:「如果不是已经在做这件事,我们现在还会不会这样做?」如果答案是无条件的「会」,就应该立即停止或大幅减少该项活动。 其次,他要管理者决定「什么事要押后处理」。杜拉克认为,要决定什么事情需要优先处理其实很容易,因为在时间压力下,很多人都会选择先做看似急迫的事。然而,这么做将导致管理者永远在解决昨日的危机,而非为明日开创新局;并且势必会牺牲许多重要事务,因为重要的事都很耗时,也永远可以慢一点再做。 因此,关于如何厘清轻重缓急,杜拉克强调,真正重要的不是明智的分析,而是管理有没有勇气:选择未来,而不是过去;着眼于机会,而不是问题;选择自己的方向,而不是随波逐流;拉高企图,把目标放在能真正发挥影响、带来改变的事情上,而不是很容易达成的「安稳」目标。 最后,找出了真正重要、应该先做的事情之后,一定要坚持、专注于这个决定,因为「任何事情一旦延后处理,事实上就等于不处理。」 有些事不必立刻做,不让小事干扰大事 《谁说重要的事不能明天做!》作者马克.佛斯特(Mark Forster)指出,工作者通常只会用「现在做」和「等一下做」来区分事务。只是,在很多情况下,你「现在做」的工作,未必是最重要的事;被你放着「等一下做」的工作,很可能正是最重要的事,却被无限期延后了。 因此,佛斯特建议丢弃这种惯用二分法,改用「当下」「当天」「明天」这3种时间性,来区分事务的处理顺序。 1.当下立即反应:立即的定义是,需要你放下手边所有事务,马上做出反应的事情。佛斯特提醒,在真实世界里,几乎只有专门处理紧急事件的组织(例如,消防队救护车、各组织的服务窗口等等),经常遇到「当下就要行动」的事件。 2.当天一定做完:当天的意思是指,需要在同一天内进行的事务,但不需要立即做出反应。佛斯特建议,在行动之前,先思考任务的排程。最好的方法就是「写下我们打算做些什么」,因为人脑多半时间都是凭直觉反应做事,透过书写,可以让大脑从直觉模式,切换到理性思考模式。 3.明天以后再说:面对每个干扰因素,除非有非做不可的理由(例如,现在不做,明天也不用上班了),否则都应该将其视为「明天再处理也不迟」...全文未完,更多精彩文章请见本期经理人月刊「专注的技术」,全国超商书店热销中!

整理.撰文 / 陈书榕,编辑 / 齐立文,本文取材自《经理人月刊》2012年7月号。经理人年中庆,订就送美国名牌Lynx西装行李两用袋!http://shopping.bnext.com.tw/product/view/id/353531cea3426e657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