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两岸变局转为历史机遇

(图/官方微博)

距离美国总统大选1个月前夕,不仅惊传川普总统染疫确诊,连同参谋首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等军方高层也多人中镖,必须进行自我隔离。如此充满剧情张力的「十月惊奇」,令不少人担忧美国大选能否顺利举行,以及一旦出现重大变数时,北京是否会趁虚而动,从此升高台海战争风险

尤其,自8月底捷克参议院议长访台,9月中美国卫生部长与国务院次卿亦相继到访,台湾近期在对欧及对美关系上均取得重要进展,自然引起北京方面的高度关注与不满。除了例行性派遣军机切入我西南防空识别区,以强化对连通台海、南海与巴士海峡,同时亦为台湾与日、韩等国海上生命线此一战略要域的监控外,更两次派遣多款战机编队直向台湾并跨越中线,甚至公开声明否定中线的存在,打破两岸长期以来对于海峡中线事实存在的不成文默契。

共军战机编队接连穿越中线的举动,尽管政治意涵远高于军事本身,仍无疑升高两岸军事对抗的氛围。即使双方高层均有意克制,甚至避免自己开出第一枪,但倘若尔后共机编队跨越中线朝常态发展,尤其在双方战略互疑日深,且未建立政军互信与对话渠道,或如中美两军签署《海空接近行为准则》,加上现代战机与导弹速度快,海峡空域纵深浅,若过中线则更形压缩。在反应时间短促的状况下,不论对地面战管、防空部队或飞行员均将构成高度压力,前线因误判或失误等人因因素进而出现擦枪走火的机率,便始终不能排除。

此外,自2015年对岸公布画设启用M503民用航线后,虽经修正西移6海里,但仍紧邻着海峡中线。就两岸而言,不论是海峡中线或M503航线,一如横亘朝鲜半岛的北纬38度线,在某种层面上均具安全缓冲与和平象征的意涵。

反之,若对岸不重视中线并持续在其附近采取军事胁迫行动,不仅两岸发生意外冲突的机率相对升高,对航经附近空域的民航机亦势将构成安全威胁,更容易引发外界对M503航线应否继续存在的关切。

然而,相对当前台海紧张情势,各界或亦不宜忽略各方在亚太地区现有的军事存在,以及应对各种可能潜在风险或挑战的整备与能力外,有关北京当局如何应对当前台海局势,对选后重回健康稳定中美关系的期望,其国内政治议程与战略目标的设定,乃至如何处理日益恶化的中欧关系与国际形象等,恐怕也同样值得关注。

特别是,对北京当局而言,今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亦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年。然而,受困于近年中美贸易战与科技战的冲击,加上年初以来新冠疫情以及大雨洪涝的影响,包含六稳、六保等目标能否如期如质实现,挑战难度已是不小,理应不希望再有枝节横生。

再者,北京当局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的发展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这便需要思考如何维护战略全局的稳定,或至少营造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方足以作为战略支撑。而即将于月底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主要议程更聚焦于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四五规画」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显非为准备进入战争状态而提出的发展计划。

日前,大陆领导人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讲话时,除了谈到上个世纪前半叶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的战祸外,还提出「以对话代替冲突,以协商代替胁迫,以共赢代替零和」的理念。

相对地,蔡英文总统在双十谈话中,亦再度向对岸释出橄榄枝,除了重申维持两岸稳定的决心,也呼吁双方共促两岸和解与对话。若北京当局能有善意自信的回应,不仅将有助于今后两岸关系的正面发展,有利台海局势的和平稳定,更是向国际社会彰显证明其将是文明崛起的重要试金石

正在大陆上映的「八佰」,传达出战火下对和平的珍视与渴望;而「隔岸相顾,盼愿再无喧嚣」,更当是两岸人民共同的期待。至于如何把变局的试炼,转变成历史的机遇,此刻正考验着两岸领导人的智慧与决心。(作者为两岸政策协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