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史话-大局逆转之关键

我在孟良崮张灵甫将军殉职处,一再反问,为什么退到这个石头荒山无水的高地诸葛亮训示马谡依山靠水安营扎塞,是兵家千古原则

1947年5月14日

此次攻势坦埠为主目标,整七十四师为主攻部队,其右翼整七师及整四十八师,应向沂水取攻势,以与主攻七十四师靠拢并进。为何转向东北莒县攻击,而与主攻分离?实乃战略错误,不知顾司令何以作此决定?据我了解,顾的作战指挥,一向听从幕僚的意见

蒋公与参谋次长刘斐(为章)研究战局,从未在日记中看到参谋总长陈诚的意见。如此重大军事行动,理应最高统帅与参谋总长研究,今又与参谋次长研究,在第五军左翼整七十五师与八十五师改变目标,参谋总长反未在场,最高统帅就决定了,则此次会战计划策定,究由参谋本部交徐州顾总司令执行?抑由徐州策定整个会战计划?从大军作战指挥程序而言,颇待商榷。

后传刘斐为潜伏共谍,则凡与他研究的计划,均先为中共所知,岂有不败之理?

1947年5月.上星期反省录(5月17日之后)

国军在对鲁中第二阶段的攻势作战中,整个大军统帅的指挥程序,从蒋公的直接指挥,参谋总长及参谋本部的功能,以及战区(绥署或徐州司令部)司令官兵团司令及第一线军师长间,对全盘战略构想与个别任务、对全盘会战的影响,似无充分了解,自不能协同一致。蒋公个别写信给第一线军师长指示,但其指示是否为战区司令及兵团司令所了解,从而蒋公的整个作战指导,「余之意图与计划」难以贯彻矣。

孟良崮的失败,是关内整个剿共战争的转捩点。其失败原因,亦如已往整二十六师在向城、七十三军在吐丝口的失败重演陈毅在山东中部山区,面对国军外线作战态势,运用了内线作战的原则,分别在西、在北、在南各个击破了国军。

军人武德 应受崇敬

我于2008年5月29日,登孟良崮凭吊战场,中共立有胜利纪念碑是理所当然。我特别去张灵甫自杀处的小山洞,但洞口写着「张灵甫被击毙处」,当时对陪同的人员表示异议,张灵甫是自杀而非被击毙。就一个军人而言,不成功便成仁,作战失败了,身为指挥官,如自杀殉职,是军人武德的至高表现,虽为敌人,亦应受到崇敬,不可污蔑

我在孟良崮思考,张灵甫为何率一个整编师约2万人,原为向坦埠主攻,既受优势之敌反击,为何退到一个石头山上设防御阵地?浑为不解。此岂为顾总司令所指定?抑兵团司令汤恩伯所指示?抑自己的选择?无从了解。如果是顾总司令指定,则顾总司令犯了错误,因为远在徐州,不了解第一线的地形。如为汤恩伯指定,亦然(因汤在新安镇)。但从蒋公5月17日日记,「指挥官全权决定攻守动作」,似显示张灵甫所选阵地是上级指定的。至于是哪一个上级?都是违犯大军指挥程序的错误。

凡作战,指挥官应负成败责任败则成仁。如孟良崮为张灵甫自选的阵地,则是张的错误;纵然是上级的指示,但第一线指挥亲至一座纯石头的荒山,如何有水?如何做工事?敌人的砲火打在石头上益增其威力,自可决定放弃,甚至甘受抗命责任亦在所不顾。因为整个成败及部下2万人的生命,远比个人责任重要,此乃将领至高无上的人格。

从战略上说,外线作战一方受内线优势攻击时,应顺势撤退,诱敌深入,益增敌被包围歼灭的机会。我在孟良崮张灵甫将军殉职处,一再反问,为什么退到这个石头荒山无水的高地?诸葛亮训示马谡,依山靠水安营扎塞,是兵家千古原则。如果我是当时的七十四师师长,迳向临沂平原撤退,陈毅是不敢南下追击的。再俟机北攻,乃至当战术行动。

1947年5月18日

整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殉职,对鲁中攻势的会战计划已可谓全盘失败。

蒋公应已了解歼灭共军主力已不可能,拟透过参政会重提恢复和谈,但自马歇尔离华,国军攻占延安,国军军事挫败,中共姿态必然更高,故此时和比战难。但从蒋公有意恢复和谈,显示他过去一向对军事胜利的主观期望,已有所觉悟。

问题在无有力的中介,恢复和谈是不可能的。马歇尔不可能再来华;苏俄若介入必偏袒中共,蒋公亦不会接受;参政会的小党政客们,更是没有能力。恢复和谈不可能,军事攻势已失败,唯有再从军事战略作思考。

政治上,必须从消灭中共,改采共存,国民党保有大半壁江山,首先军事战略基本采守势。用兵之道不外全军破敌,当不能消灭敌人时,一切军事考虑,以不被敌人消灭为第一要义。从由军事对峙的共存转而和平,进而和平竞争,以谋最后解决。

「和」不可能,军事战略不调整,后果必严重。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