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思潮》正视台湾出口市场结构的变化(刘大年)

金河表示,从两岸贸易依存度来看,中国大陆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这是肯定的。(示意图/达志影像/shutterstock)

今年第一季台湾出口金额达到979亿美元,创单季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成长近1/4。出口畅旺是带动台湾经济成长主要因素,然而在成长的背后,我们也必须注意出口结构的改变。

台湾出口趋势变化,可以归纳为更集中在中国市场,电子资讯产品重要性大增,以及出口更集中在中间产品等三大特性

在2021年第一季,台湾对中国大陆(含香港)出口为42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大幅成长35.6%,台湾对中国大陆出口占总出口比重也来到42.9%。由于中国大陆率先由新冠肺炎脱困,内需市场成长;再加上许多中国大陆企业为了因应绵延不断美国制裁,在担忧供应链被阻断情况下,增加预防性采购,也使得台湾对中国大陆出口,特别是电子资讯类产品大幅成长。

其他国家对中国大陆出口也有明显成长,以对中国大陆制裁最为严厉的美国为例,2021年第一季出口较去年同期成长70%,是全球对中国大陆出口成长最快的国家。显见美国虽然亟欲生产与中国大陆脱钩,供应链与中国大陆分道扬镳,但仍离不开中国大陆市场。

台湾对中国大陆出口畅旺除了电子资讯产业之外,也遍及其他产业。其中非金属制品、金属制品、以及光学精密仪器,台湾出口更有一半以上集中到中国大陆。

台湾对大陆出口的比重占总出口比重,在2000年约为24%,2008年上升到39%,之后大致维持在40%,2017年达到41%,2020年达到43.9%的历史新高。虽然台湾对大陆政策时有变化,两岸关系也起伏不定,但显然是市场机能主导贸易走向。

台湾对中国大陆的贸易,早先是由投资所带动,过去台湾海外投资约有八成集中在大陆,也带动了台湾对中国大陆的出口;近年来由于中国大陆投资环境恶化,以及美中贸易战的影响下,台湾对大陆投资锐减,占海外总投资比重也降到三成左右,投资带动贸易重要性大减。中国大陆扮演世界工厂角色弱化加工贸易将逐渐转变为内需市场驱动,基于此,台湾未来应有效掌握中国内需市场的商机

台湾出口更加集中在电子资讯类产品,2011年电子资讯类产品占台湾总出口的比重约为36%;在2021年第一季,已经上升到51%。特别是对中国大陆电子资讯产品出口占对中国大陆出口比重高达64%,高于其他主要国家。

出口不但更为集中在电子资讯产品,此类产品出口成长率远高于非电子资讯类产品。而且由于电子资讯类产品大多已经是零关税,非电子资讯产品关税仍偏高,在未来台湾建构自由贸易协定(FTA)仍困难重重,需注意出口表现会更加两极化。特别是在未来巨型FTA,例如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陆续到位,甚至可能增加新会员下,非电子资讯产品所面对的关税劣势会更加明显。也应针对这些面临瓶颈的产业,提供更多的政策协助。

台湾出口集中在中间产品是另一特色,目前台湾也有8成以上的出口产品是属于中间产品,10年间比重提高了约1成,最终端消费产品则占不到两成。未来除了掌握全球供应链重组,巩固台湾中间产品的地位外;也应打造自有品牌朝向消费性产品端发展,使台湾出口结构更加完整。

作者中华经济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以上言论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