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塑胶使用量不减反增! 监院纠正环保署
监察委员张武修10日下午召开「塑胶垃圾污染严重,监察院纠正环保署延宕限塑时程及回收机制不健全」记者会,纠正环保署延宕限塑时程,以及塑胶袋之回收机制不健全。张武修指出,近10年国内塑胶袋整体生产及使用量不减反增,使用过塑胶袋之回收循环机制亦不健全,导致台湾「污染自己的程度,远超过塑胶出口赚的钱」。
监察院财政及经济委员会、内政及少数民族委员会联席会议于8日通过监察委员张武修之调查报告,纠正行政院环境保护署,并要求行政院督同环保署、农委会及海保署审慎检讨并改进。
张武修指出,环保署在民国91年实施第一波限塑措施,虽有初步成果,却在民国95年修正公告,取消有店面餐饮业管制,放宽限塑措施,延宕塑胶袋禁用时程,导致近10年国内塑胶袋整体生产及使用量不减反增。另外,因塑胶袋后端处理厂不足,因缺乏回收诱因,造成厂商回收意愿低,且限塑政策历年宣导教育未能有效澈底改变民众使用行为,使回收循环机制不健全。
张武修也说,塑胶袋主要材质虽为一般废弃物应回收项目,然而依据环保署历次公告,「塑胶类」项目之回收皆不包含塑胶袋,虽然部分地方政府有增订纳为回收项目进行回收,但于回收执行上,因塑胶袋后端处理厂不足,缺乏回收诱因而厂商回收意愿低,又限塑政策源头管制民众使用上之阙漏及历年宣导教育未能有效澈底改变民众使用行为,使回收循环机制不健全,亟待改善。
张武修表示,台湾过去被称为塑胶王国,但是现在世界各国对塑胶的管控渐趋严格,我们过去十年来塑胶使用量却不减反增,导致「以前是我们污染别人, 现在是我们强力污染自己的海岸」。他指出,国人一天平均要使用2.7个塑胶袋,远超过欧盟的四倍,让塑胶袋生产业者赚到他们的经济,但我们却牺牲了自己的环境,行政院不仅应透过跨部会进行防治,更应研议跨国合作之处理。
此外,张武修也说,台湾海岸遭受垃圾污染严重,应该以区域性合作的概念治理,透过民间团体、国际保育组织共同运行防治,然而,我国防治策略上,仅止于与国内民间团体合作,尚无与周遭或其他国家进行合作,鉴于海漂垃圾来源为全球性问题,国际合作整治更显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