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啸10周年 这5个教训人们还没学会

▲2008年全美第4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告破产,成为当年金融风暴的指标性事件。(图/路透

财经中心综合报导

2008年全美第4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宣告破产,成为当年金融风暴的指标性事件。10年过去了,出版业仍不断发行相关书籍,告诉人们当初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以及我们该如何不再重蹈覆辙。

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James Mackintosh列出5点,指出虽然雷曼兄弟的瓦解教会了我们许多事,但至今仍有些教训我们还是学不会。

1. 不是每个泡沫都会出现估值过高的现象

在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以前,达康泡沫(dot-com bubble,网际网路泡沫)对许多人来说仍记忆犹新,人们认为当时的估值远不及1990年代末的高峰,所以无须担心泡沫,股市仍十分安全。

事实证明,这与1929年经济大萧条犯的是相同的错误。可悲的是,2008金融海啸的泡沫是信贷,包括本益比在内几乎所有估值工具误导了人们,因为泡沫也膨胀了本益比「P/E」当中的E(每股盈余),而不是只有P(股价)。

2. 流动性会在危机消失

许多投资人哀叹交易变得困难,特别是在公司债方面。2007、2008年时,公司债从原本易于交易变得难以易手,景气好的时候,初级债券交易商囤积了价值2850亿美元的债券库存,使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变得空前的高,但当他们开始抛售手头债券时,却因交易枯竭触发垃圾债券收益率飙升至23%,市场也迅速变得失去流动性。

3. 长时间的安定导致人们自满

金融危机后,已故经济学者Hyman Minsky的理论重新掀起讨论,因为这场危机刚好符合他所说的「投机循环」。在经济景气时期,每个人都愿意向银行借钱,银行也乐于放贷,当公司的现金流增加并超过偿还债务所须,就会产生投机的陶醉感(speculative euphoria),于是,此后不久,当债务超过了债务人收入所能偿还的金额时,金融危机就随之产生了。

4. 金融创新经常出错

已故经济史学者Charles Kindleberger纪录了这些鲁莽通过的贷款是如何在监理机关致力限制资金信用供给下找到出路的。金融创新透过创造类似金钱的工具来满足这些兴奋的投资人和企业对资金与信用的需求。今天的信用基金和P2P贷款人也同样找到方式满足人们的借款需求,所幸规模仍不足以产生危机。

5. 认为这次会不同的想法通常都是错的

在2007年至2008年间,银行利用证券化及衍生商品风险转移给他人,因而被认为是比较安全的机构,但这也意味着没有人知道风险在哪里,因此每个人都做了最坏的打算而非试图让情况变好。

目前,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主要基于更多更好的资本流动性,但转嫁风险的方式也已较先前更为复杂,银行外金融机构借贷也快速增加。虽然目前这些活动的规模还不及2007年时(至少在中国以外地区是如此),但这可能会在未来造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