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眼飞上天 无人机队 执法利器

新北市无人机术科考场东南科技大学一处,新北市警用无人机队队员为了取得专业高级操作证照,只能奔走全台。(许哲瑗摄)

民航局今年3月起将无人机纳入管制,从民间团体县市政府,纷纷运用无人机完成人力难以达成的目标,新北市警局9月更成立全台第1支警用无人机队,环保局也以无人机架设红外线热显像仪,侦测非法工厂污染源卫生局更曾经推出以无人机送药至偏乡计划,犹如「药师魔女宅急便」,备受各界关注,但因不符药事法规定而告吹。

无人机空拍应用愈来愈广,飞行场域由地方政府自订,目前各县市大多采正面表列,以「原则开放、例外禁止」方式,除了禁航区外,其余地区均开放飞行;以新北市为例,除河滨自行车道大众捷运老街、大专院校、体育园区地被列为禁飞区域外,其余地区均可飞行。

新北市交通局综合规画科长政谚指出,违规飞行依法最重可处18万元罚锾,但因无人机速度快范围广稽查人员获报到场后,往往难以人赃俱获,日前和警察局开会研议,未来若接获检举案,将由当地警方到场保留人证与物证,同时针对违规飞行热点加强稽查。不过从3月迄今尚无开罚案例,也没接获过检举案件

无人机产业看似欣欣向荣,实际上因为配套尚未完善,让不少计划窒碍难行。例如新北市卫生局去年与台北医学大学合作,推出无人机送药至偏乡创举,以钩爪绳索医疗包、处方笺扣上无人机,透过远端遥控递送给深山居民,解决偏乡就医一趟奔波窘境,但最终因不符《药事法》「交付药品规定」,全案胎死腹中。

环保局简任技正孙忠伟坦言,环保局利用空拍机搭载红外线热显像仪,从高空侦测地面异常高温,揪出隐身山林的非法炼铝厂不肖业者,不仅飞行稳定、且机动性高,成效显著;但若在禁飞区出勤需提前15天向交通局申请,稽查任务大多具有即时性,地点不固定,难以事先申请,是目前最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