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英式改革 10大方案悬而未决!司改慢步在云端 人民超无感

民调显示,司法改革满意度39%,显示蔡总统本届任期缴出不及格的成绩单。图为台湾陪审团协会创会理事长郑文龙等人公布蔡政府司改周年的民调,成绩是「死当」。(本报资料照片

小英司政策执行状况

520将至,蔡英文总统将展开4年新任期,但最近一次民调显示,民众对蔡总统推动司法改革,满意度39%、不满意度高达45%,是民调中唯一不满意度高于满意度的施政项目,显示蔡总统本届任期的司改,缴出的是不及格的成绩单,更是死当。

诉讼制度变革立院

蔡英文2016年参选总统将司改列为重要政见,上任召开司改国是会议后,司法院拟定国民法官金字塔诉讼及法院组织、大法官审理案件改革、司法与社会对话及司法公开与透明、建构专业便民的法院、提升被害人地位与保护儿少、确定判决检讨机制等10大司方案

但这场「司改大拜拜」结束,问题逐渐浮上台面。这些司改决议,大部分与人民距离太远,让人无感,加上3年来改革进度牛步,最重要的国民参与审判、金字塔诉讼及法院组织,法案不是卡在立法院待审,就是还没研议完成,百废待举。

解决精障者处遇跳票

中正大学犯罪防治中心2月公布「台湾民众对司法与犯罪防制满意度」调查,77.4%民众反对废除死刑,但回顾司法国是会议对攸关国家重大刑事政策的死刑议题,却避而不谈,人民对司改无感,并不意外。

蔡宣示建构「社会安全网」,在嘉义警案一审判决后,法务部虽紧急修法拟延长精障监护处分时间,但监护处所建置等配套措施仍是付之阙如,精障处遇问题实未解决,犹如「跳票」。

被害者保护沦为空谈

至于蔡重视的犯罪被害人保护工作,在犯保协会经费人员有限情况下,要负责全国犯保工作相当吃力,去年该协会编列经费仅1.9亿,但对比由国家出钱帮被告律师法扶基金会,1年预算10多亿,比例失衡。当政府重视被告人权,高于被害人的人权时,被害人保护工作将只是空谈。

中正大学调查更发现,仅36.4%民众相信法官可以公平公正审理与判决案件,显示国人长期不信任司法,渴望司改已久,但蔡政府推动司改迄今,令民众失望,若未来4年仍着重「菁英式司改」,无法接地气,司法将距离人民愈来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