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未来新经济 林毅夫:大陆有很多弯道超车机会

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常委、大陆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林毅夫。(图/CFP)

记者任以芳综合报导

大陆今年两会重头戏之一,审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其中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循环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林毅夫接受媒体采访时,针对大陆未来五年经济发展愿景,他表示,「新经济给我们带来很多机会。」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生物科技等,让中国有很多弯道超车的机会。

陆官媒《中新社》报导指出,林毅夫说,「打一个比喻,大航空母舰和小渔船航行中碰到狂风暴雨,大航空母舰受影响小,(而)小船就可能翻船。所以内循环比重越高,自主可控的(部分)越多。」在林毅夫看来,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提高国内大循环的比重。

该报导数据显示,中国2019年出口占GDP(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17.4%,换言之,当年国民经济有82.6%的国内循环,事实上已基本形成了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格局。但林毅夫认为,这距离构建新发展格局所需的国内大循环分量还不够。

他进一步称,美国2019年出口占其GDP比重为7.6%,日本的数据是13.4%,均低于中国。原因在于美日都是高收入经济体服务业分别占GDP的80%和70%,服务业中很多产品都不可贸易,服务业占GDP比重越高,出口占GDP的比重必然越低。

疫情时代,大陆持续力拚内循环经济。(图/路透社

「最重要的就是靠收入水平的提高。」林毅夫进一步指出,如何提高国内循环占比?他认为,收入水平越高,一方面会提升中国经济体量在世界的占比,另一方面会提升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国内循环的比重也会由此进一步提升。

至于如何让中国人均收入提高?林毅夫说,「用发展提高收入水平。」如此,便要提升经济效率、释放发展潜力,而这又要依靠全面深化改革,让市场资源配置当中决定性作用,例如完善金融体系、消除户籍制度障碍、促进劳动力流动、落实土地政策;同时政府发挥好的作用,让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同时发力

对于「十四五」期间中国的发展引擎,林毅夫强调的是「喜新不厌旧,传统的引擎不能忽视。」中国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仍在追赶阶段。比如制造业,同样的装备德国能卖500万美元,中国只卖100万美元,创新有一层含义就是在现有传统产业里,用更新技术生产更好产品。

▲林毅夫认为,新经济将带给大陆很多机会。(图/视觉中国)

未来五年还有哪些新机遇发展?林毅夫特别强调,「新经济给我们带来很多机会。」他也举例,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都让中国有很多「弯道超车」的机会。

林毅夫表示,中国经济的生产、消费活动多,在此过程中积攒了大量数据,当数据转变为数字经济时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在生产、消费中的浪费,所以应充分利用中国作为一个有14亿人口、有最完善的产业链大国优势,加上技术创新,来提高中国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质量,获取新增长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