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杂志/戴胜通✕戴东华 70岁跟40岁站在同一浪头上
坐上小巴士,就有退役空姐为你端上阜杭豆浆的厚烧饼夹油条,餐后还不忘送上一瓶水提醒你该吃糖果(药)了,夏天玩得满身大汗甚至还有冰凉湿纸巾递上来擦汗,处处设想周到的细致服务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戴胜通转战旅游业后推出的顶级服务。
从经营三胜制帽叱咤一时的「帽子大王」,到投资海地历经绑架、跳票、破产,戴胜通曾飞到云端,却也重重跌落谷底,66岁再出发的他说:「我这一辈子都有胆试,但年轻的胆试跟老年的胆试不同,正因年轻时做错了,老年才懂得分析更多。」
谈起自己的转变,戴胜通指着身上的衬衫说,这件GIORDANO,600块;西装裤15年前的,现在还在穿;我从29岁就开宾士,一共换过9台,而且都有司机,直到5年前才买了人生第一辆NISSAN的二手房车,而且已经自己开超过10万公里。
「面子对我来说不重要了,」戴胜通娓娓道来,年轻时赚钱就拿去投资、扩厂,后来投资海地失利,接连发生暴动、工厂失火,政府承诺的贷款又迟迟下不来,让他损失惨重,才懂得什么叫「兵败如山倒」。
从谷底重新出发,戴胜通选择卖自己一辈子游山玩水的体验,发行《跟着董事长游台湾》系列旅游书,推出套装行程,并致力经营网站、脸书,如今光脸书粉丝数已超过53万,连老牌旅行社都望尘莫及。
年纪是他成功的心法之一,另一个关键则是他口中的「贵人」—儿子戴东华。
戴胜通用太极的黑白形容两人之间完美的互补,70岁的戴胜通当了一辈子的生意人,有专业、有经验、有人脉;40岁的戴东华则是网路第一代,年轻时最爱上电脑课的他后来念的是资讯工程,熟悉数位时代沟通的利器。
戴东华认为,想在这个时代创业,不仅要懂生意也要懂网路。
懂生意但不懂网路可能渐渐被淘汰。戴东华分析,网路时代崛起将两个世代一刀切,就像清末民初各个师父身怀绝技,但外国人拿起手枪就把他们打死了,所以博客来出现后打垮一票传统书店;有KKBOX我们不必再逛唱片行;PChome 24h购物的出现,让我们不再依赖杂货店……,未来企业如果与网路无关势必很难生存。
但掌握资讯的人也不能没有生意头脑,否则可能只是创造一个棒的技术,终究不会成为生意。戴东华分享,他从父亲身上学到,生意像魔术,表面看到的东西可能跟谜底完全不同,但这门学问需要实战,否则就像看书学游泳,读了一百本还是学不会,所以懂生意的人通常不会太年轻。
戴东华觉得自己跟父亲之间是相互学习的关系,他告诉爸爸网路的概念,教他传简讯、玩iPad、如今戴胜通会自己写部落格、发Facebook图文,已经是名副其实的部落客;他则是从父亲身上学习老生意人的智慧,踏实、不好高骛远,宁可走慢一点、长远一点,但要走一条有信誉的路。
戴氏父子鲜活地演绎了青银共创的可能,但现实是两代间往往连沟通都有困难,究竟如何磨合?戴胜通分享,「为他想,而不是为自己。」碰过太多长辈总希望晚辈按自己的意思前进,结果不是孩子的创意被抹煞,就是彼此分道扬镳,所以戴胜通提醒长辈,当你认为孩子这样做不好,只要提醒,孩子自然会去想,接下来,就是用自己的经验带着孩子的智慧一起前进,无论最终成功或失败,肯定都是很棒的学习…【全文未完,完整内容请见《康健》205期】
【延伸阅读】戴胜通:那个跤太痛,但值得高年级实习生 老派职场精神复兴每个年纪,都该有梦想!
详见《康健杂志网站》。※本文由康健杂志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