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侦查1】Line监控、手机植木马 缩短检调与毒贩的距离
《科技侦查法》草案引爆法界议论!未来检警单位将可在人民手机植入木马,监控Line和Skype的讯息。调查局毒品防制处科长赵振宇昨(22)日在苏位荣主持的《行动法庭》表示,通讯软体是第一线执法人员「心里最痛的那块」,检调因为无法监控犯罪者的通讯软体,无法确实掌控案情,铸成「执法者与毒贩的距离」。法务部检察司副司长李濠松也说,科技侦查工具是必要的,现在犯罪者都是使用通讯软体,「我们不可能让第一线的同仁用游泳的方式追快艇。」
▲▼ 提升办案效率需要科技侦查。(图/行动法庭提供)
9月8日,法务部公告《科技侦查法》草案,内容给予检调单位更大的调查权限,允许检警运用GPS、空拍机、无人机作为调查工具。甚至在国安、经济、社会秩序等重大案件,能用植入木马到手机的方式,监控手机通讯内容,引爆争议。人们担心政府是不是带头当骇客,违法滥权侵害人民的隐私权?
叶奇鑫律师认为,检警调的侦查手段在这科技时代「蛮弱势的」,当人们都用行动通讯,「手机监控」几乎是唯一的监听方法。
检调在犯罪者手机植入木马,似乎是不得不为的选择。叶奇鑫律师解释说,检调监听通讯软体内容,唯一的方法是植入木马,因为语音封包在网路上流窜,但封包拦截后,检调无法破解还原语音。
▲ 律师叶奇鑫曾担任检察官,认为检调在这科技时代「蛮弱势的」。(图/行动法庭提供)
加密的封包,检调取得后,只会看到一堆乱码和数据,没人能阅读讯息的意义,因此「进入手机端」是唯一的方式,法务部检察司副司长李濠松补充说明。
李濠松副司长指出,现在毒贩已不使用传统门号,而是透过Line等科技工具联系。在贩毒和人口贩运案件,犯罪者在港口会先用热像仪,确认岸边是否有警察,并用空拍机先确认逃跑路线。「当被告已经在用飞机、大砲、潜水艇,我们却要求执法人员骑马、射箭、丢飞镖?应该不可能吧!」
▲ 法务部检察司副司长李濠松讲解,毒贩运用科技工具规避检调追缉。(图/行动法庭提供)
制毒工厂破不了!执法者与毒贩间「科技不平等」
「执法者和毒贩之间,打的是一场科技不平等的战争。」调查局毒品防制处科长赵振宇沈痛说。目前毒品案件,至少有95%以上都是用通讯软体做分工和联系,剩下的5%不是他不用通讯软体,而是因为网路收讯太差。
赵振宇科长提到,检调单位曾在侦查制毒集团时,发现嫌犯都在用通讯软体联系,使得检警在犯罪讯息搜集,遇到很大的困难。等检警掌控案情时,贩毒集团的制毒程序已经到了尾声,连带侦查时间被压缩。
这个制毒集团位于山区,联外道路只有没有路灯的产业道路,小路四通八达。相关制毒人员会先用通讯软体联系,确定第二天聚集地点,就把手机关机。到聚集点后,用厢型车先在市区绕一个多小时反跟监,确认没有被跟监后,才把人送到制毒工厂。
面对这个制毒集团,检调在监控上遇到瓶颈。赵振宇科长解释,制毒工厂周边有许多墓园,因道路只有一条,没有路灯,不适合定点监视不适合。而工厂附近只有一栋三层楼平房,距离有点远,置高点监视也无法达到功效。而若要检警徒步到山区找制毒工厂的确切地点,也会很突兀,因为那一带不论是居民或登山客都不多,现场的狗和牲畜比人还要多!
在检调耗费相当多人力搜证后,最后发现在墓园的后面有个L型的铁皮屋工厂,四周围墙,大门深锁,无法知道里面在干嘛。检调会怀疑这家铁皮屋工厂,是因为发现大门很新,是刚装的,而工厂前后都有监视器。当人一靠近,里面养的狗就会狂吠,造成执法人员守候现场的阻碍。
在跟监跟不成,守候也不行的现实下,调查局在「事证薄弱」的阶段,跟检察官声请搜索票,被驳回两次。之后好不容易声请到搜索票,再去执行搜索,发现制毒工厂已撤离。
「如果有科技侦查,这个案例的结果,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状况?」赵振宇科长无奈说。
▲ 调查局毒品防制处科长赵振宇道出,第一线执法人员无法科技侦查的无奈。(图/行动法庭提供)
就差一个通讯APP 执法者与毒贩的距离
通讯软体一直是第一线执法人员「心里最痛的那块!」赵振宇科长指出,执法者和毒贩之间只差一个APP程式却渐行渐远,这种无法掌控案情的窘境,执法者都戏称是「执法者与毒贩的距离」。
赵振宇科长解释,他会特别拿毒品案件作为例子,原因是毒品案件的不确定性因素多,危险性相当高,对案情整体的掌控性要求很高。若案情掌控够高,就能更了解整个犯罪组织的上下游分工,就案件执行和时机做精准的选择,在执行时才能将整个贩毒集团一网打尽。
若案情掌控的好,警调就能行云流水、瓮中捉鳖;若掌控不好,极有可能是瞎子摸象,目前「大部分都是这状况」。瞎子摸象不代表第一线查缉人员不努力,「相对是非常努力,只是没有适当的工具」。
「要求执法人员付上相当大的责任,但不给他相当的工具,这对第一线执法人员是相当不公平的事情。」赵振宇科长直言。
系列报导》
► 【科技侦查2】GPS侦查「只能做不能说」警界公开的秘密
热门点阅》
► 【太极门案1】50笔土地沦国有地 律师呛「民主法治污点」!
► 【太极门案2】律师爆内幕 行政执行署高官「恐吓」财政部官员
► 【掏空公司1】大同为通达亏13.5亿 林蔚山掏空手法大揭密!
► 【大同董事会争议2】公司法「万年董事条款」成公司派违法诱因?
● 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