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领导集团、定期聚会 街猫日常比你想得更有趣
▲一般饲主是不太可能有办法限制猫咪的行动和饮食的。(图/达志/示意图,下同)
作者:春野宵子译者:叶韦利摘自:圆神出版社《即使如此,猫还是要闻风的味道》
●精选书摘内容
即使如此, 猫咪还是会外出
跟猫咪亲密往来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我,至今仍有两件事是怎么也学不会的,那就是限制猫咪的饮食,以及限制猫咪的行动。
我知道这两件事有时是必要的,但我大多半途而废。连验血前必须绝食半天我都很难办到了,更别说那种只能喂食处方饲料的状况。此外,动完结扎手术的街猫得先关在笼子里静养,但只要猫咪在里头显得不安分,我就会立刻屈服,等伤口一好就放他自由。
本身喜欢出门趴趴走的我,可能擅自移情到猫咪身上,觉得:「不能大快朵颐、失去自由,那活着真没意思!」
当然,猫咪还是养在室内比较理想,这对出生后家中就等于全世界的猫咪来说,应该不以为苦吧。
尤其是都市里的猫咪,浪居街头有太多风险。猫咪的族群密度很高,最令人担心的就是传染病,不仅如此,我也知道一年之内就有好几只熟面孔死于车祸。事实上,我们家的小公主不到一岁就遇上两次车祸,蛋白身体上的障碍也可能是出自车祸(也许并不是如我猜测般被前饲主踩伤)。十几年前,我非常疼爱的九岁三花猫也是因为车祸死亡,让我难过到痛不欲生。
即使如此,我还是无法阻止猫咪外出。
有只叫「牛舌」的黑猫,明明是母猫却掌握很大的地盘,有时一出门就是一、两天,她这辈子就遇过两次车祸(虽然是轻伤),常让我很担心。当时牛舌已经罹患肝癌两年半了,直到死前一星期(最后是肾功能衰竭),她仍跑出去巡视自己的地盘、抓小鸟、闻风的气味,在泥土地上翻滚,最后在两年前樱花散落的时节死去,虽然只有短短七年的猫生,但她让我了解什么叫做活得尽兴。在外面的世界,牛舌的确享受到不只一倍的猫生。
每当猫咪外出,我必定会问自己:「万一发生不测,我真的不后悔吗?」「……不会。」 我势必会伤心得死去活来,但绝不后悔。唯有这一点,我做好了心理准备,今天也目送着猫咪出门。
我不喜欢限制饮食,在家也是以任食的方式让猫咪随时尽兴地吃。我认为马上收掉吃剩的饲料是件残忍的事,因为猫科动物习惯吃剩之后,过一会儿再继续吃。但这样没完没了地吃下去,不会变成大胖猫吗?⋯⋯不,没这回事。曾经在外流浪的猫咪,一开始会因为(精神上的)饥饿感而吃个不停,不过等他了解「随时都有得吃」后就会感到放心,渐渐回复稳定的食欲。
猫咪聚会
猫有一项很神秘的行动,就是「猫咪聚会」。
夜深人静时,十几只猫会默默聚在一处,看起来颇诡异。人类喜欢为这个活动加诸理由,像是彼此互道平安,或是以心电感应交换情报等等,但其实他们根本什么也没做。应该说,这段时间对平常得绷紧神经过日子的街猫来说,是难能可贵的放空时间。
「聚会」成立的机制是这样的──
首先会以亲子、兄弟姊妹等相对上感情比较好的两、三只为基本成员,然后一有熟面孔的猫经过,就会「哦?」地停下脚步,隔一段距离坐下。如果这只猫是完全的局外者,或是爱欺负人的小流氓,甚至是反过来交情太好的,似乎都不会发展成聚会。
这跟家猫还是街猫无关,一个个熟面孔会维持若即若离的距离,逐渐增加。
另一个聚会成立的条件,我认为是老大的参与。对了,猫老大跟狗领袖不同,并不会率领猫咪集团,通常是擅长打架,但是对妇孺温柔体贴,让所有猫咪另眼相看、众望所归且没有接受结扎的公猫会是一个地区的老大。一旦老大加入,控制住场面之后,其他那些流氓猫、局外猫就能进入聚会的外围。
如此一来,不论是街上车下或是围墙上方,十多只猫以等距分散在半径几公尺内的「聚会」便就此完成。偶尔我也有幸,获得担任「老大」一角的机会。
在凉风徐徐的宜人夜晚,我坐在猫群中,看着猫咪们有的舒服躺着,有的勤理毛,有的玩弄脚下的小虫,众猫随心所欲。
寺院里的大树迎风发出「唰」的一声,大家同时往那个方向望去。「原来是风啊。」「啊!有车过来……转弯了。」「谁家发出餐具的声音?」「夜里的乌鸦『嘎』了一声。」像这样脑袋一片空白,只有耳朵还在运作。不知不觉,我发现自己已经完全跟猫群同步,接近冥想的无我境界。
用New Age风格来说明的话,就是将整个意识交给身体,释放紧绷的神经跟意念……「聚会」对猫咪来说,是一段宝贵的纾压时光。
那样盛大的聚会,现在说起来恍如隔世。因为由我家管理照顾的浪猫,现在只剩两只了。大约十年前,我下定决心,花了两、三年的时间捕获了二十多只母猫,为她们结扎,现在终于展现出效果。
只要持续喂食,不就会没完没了地增殖吗?──就算母猫结扎,只要还有任何一只能生,然后生下的母猫在半年左右又生,以这种类似等比级数繁殖下去,不就徒劳无功?──这个想法大错特错!因为街猫的存活率低得可怕,并不会只因为喂食就造成无限繁殖。我之所以采取让猫咪完全结扎的理由,不是我害怕猫咪变多,相反地,我是不忍心一再重复看到那些在春天刚出生圆滚滚嬉戏的小猫,无论如何悉心呵护,到了秋冬总无可避免地,就像一年生植物这样消失了⋯⋯
虽然出于自己的意愿,但猫咪一旦少了还是觉得孤单。不过,「猫」乃全天下之物(?),说不定哪天又有带着小猫的母猫大举迁移入住。来者不拒,去者不追,暂时就顺其自然吧。
最后的女王
九月中旬之后的一个晚上,住在附近有三十年交情的朋友──K氏夫妇的太太M打电话来给我。
她说八月初K家先生的伯母过世,接下来一个月,她要代为照顾伯母之前养的猫,顺便请我帮她的忙。
以前我听说过那位伯母一个人住,九十六岁了,连她养的猫也有十九岁,当时我满脑子都是南里秀子的作品《猫森林里的猫》,但那其实是未曾谋面的陌生人家(而且还是夫家那边的)亲戚。以我的立场,只能在一旁静观其变。听说在她进骨灰塔之前,有一位经常在家中的帮佣留下来帮忙,如今也功成身退,最后只剩下一只猫咪在家里。
十九岁的尊贵猫婆婆,连我都忍不住却步的高风险任务,竟然要交给M……?
我不禁在心里窃笑,因为M非常怕有毛的小动物(没有毛的更不行!)。「我当然会提供一二○%的协助!」于是,我就跟着K氏夫妻满心雀跃到了那位伯母家里。之前听说伯母家离我家很近,弄清楚后吓了一跳。我以前看过报纸,对那里有印象,那是一个声乐家的家,而且在日本歌剧界位居先驱的地位。家中墙上照片里的人,是连我这种音痴都认识的世界级指挥家,还有很多在这个家中拍摄的照片和西洋拼贴风格的装饰。
猫咪的名字叫米琪,是一只相貌堂堂的大块头三花猫。原先「太棒啦!就在K家养她吧!」这种轻率的念头一下子烟消云散,一看就知道她不是那种能轻易到处移动的猫咪,因此在正式由其他亲戚收养之前,就先由这家人照顾。
九○年代,这家人的主人过世,几年后他们的女儿还不到六十岁也过世,紧接着伯母也……。米琪十九年的生涯中,前后在这个家中送走了三名家人。
米琪跟我们简单打个招呼,然后一派优雅地回到自己的小床。她那副模样,看起来好像是坚守着灭亡国度的最后一位女王。
其实她一点都不孤单,只要闭上双眼,随时就能回到当年的时光,听到家人温柔的声音,钢琴的琴音,以及宾客的喧闹声。
命定的猫咪
「怎么会在这里呢?」我一瞬间怀疑自己的眼睛。
十月初的傍晚,我买完东西要回家。那天接下来还要带蛋白回诊,我很快骑着脚踏车奔驰,眼前突然看到一只幼幼猫蜷着身子躺在路边,乍看有严重的鼻气管炎,眼睛跟鼻子都堵塞了,非常虚弱,要是置之不理,应该当天晚上就会死掉。
幼幼猫所在的那一带,有一只三岁左右的虎斑猫还有她的小孩,一只一岁半左右,共两只。再下一代大约是五月出生的两、三只幼猫,构成这一区的集团。这只幼幼猫很可能比其他几只幼猫还小,是他们八月底出生的兄弟姊妹吧。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只幼幼猫,从他的鼻气管炎症状看来,跟他同时出生的其他兄弟姊妹大概全死掉了吧。虽然只不过是「猫感冒」,但八成以上的流浪幼幼猫在患病之后,会在人类发现他们之前就快速死去。
话说回来,幼幼猫怎么会在这里?这里虽然是跟大马路平行的巷子,但交通流量很大,一般来说,虚弱的动物会尽量找个阴暗、安静的地方藏身,因此才会在人类没看到时就死掉,就算带回来救治,小动物也会用尽最后的力气跑到人类找不到的狭窄缝隙内,最后只好放弃……类似的经验我多得数不清,不过土生土长的都市街猫鲜少有这样的例子,或许是知道「存活的最后手段就是求助于人类」,所以刻意出现在人类眼前。这些天生具备跟人类生活的才华与运气的猫咪,我称为「命定的猫咪」。
平常的话,我会在心里盘算着:「嗯……这么好的猫咪,要推给谁呢?」但那天我在回家的路上就百分之百确定「这是我们家的猫」。
三年前失去黑子夫人这个猫咪家族的重心之后,今年六月小天也过世了,我的喂食浪猫生涯同时落幕,纵使心上缺了个洞,我也不焦急、不勉强去填补,只是抱着信心等下去。 看到在家里的声音笼罩下,躺在温暖的房间内安心入睡的幼幼猫,我掉下眼泪,哭的是幼幼猫那群在饥寒交迫中、无人知晓下默默死去的兄弟姊妹。
这只幸运幼幼猫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活下去」。每一只「命定猫咪」都背负着重责大任,要连死去的兄弟姊妹的份一起努力,活得幸福。
后记
「圣母」托付给我的几只猫兄弟姊妹,目前都受到附近爱猫人家照顾得很好,至于在我家定居的猫咪就是三、四只。不过,放饭时刻仍有只为了觅食跑来的过路猫晃来晃去,因此还是会遭到卫生所的「登门拜访」。前阵子第二次碰面的那位卫生所「纸上兽医师」先生问我:「妳是因为看他们可怜才喂他们吗?」我说:「嗯……好像不太一样。」回答完之后,我一直在思考,嗯……这么说的话,我们家的「定位」究竟是什么呢?
我想起来,父亲在生前曾语带落寞说过:「以前啊,猫咪过得悠哉多了,现在的猫咪每一只都提心吊胆到处逃……」在人类身边生活的猫咪们,其实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现代人与人之间缺乏包容与喘不过气的生活。一个地方如果有很多悠闲的猫咪,应该表示这里的人也过得很舒适。
然后,我想到了。我们家对猫咪来说,大概就像中世纪的寺院,发挥一般亚洲寺院的功能吧。有饿肚子的人来就施予,来者不拒,去者不追,尤其绝不说教。来到屋檐下病了,就给予最基本的药物,若是濒死者便提供安息的场所。其中有任意定居在屋檐下的,也有因为缘分而进来寺院的──我希望对猫咪来说,我家是这样的地方。
★ 本文经圆神出版社授权,摘自《即使如此,猫还是要闻风的味道》★猫就是猫,野性与感性兼具的他们,血液里流淌着对风的渴望。★养着猫、爱着猫,所以让猫选择自己的路!★打中每个人的情感深处,一本属于猫与人的家庭相簿★入围宝岛社「猫书100选」,猫咪图文书的巅峰之作,亚马逊读者4.7星感动泪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