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银行 启动偏乡音乐梦
「教部乐器银行-乐器媒合维修交换系统资源库」昨日正式上线。图为教育部长吴思华(前排左二)与实践大学校长陈振贵(前排左一)参观校区。(杨彩成摄)
乐器银行启动,要让偏乡学童开心学音乐!教育部透过实践大学承办,设立全球首创「乐器媒合维修交换系统资源库」,借由教育单位、民间捐赠闲置乐器或产业支援,进行线上媒合给资源缺乏的偏乡学校申请借用。
教育部昨天举办「乐器银行」开站运转记者会,代表受赠的阿里山乡达邦国小希望在收到乐器后,能组成打击乐团。
教育部长吴思华表示,学音乐的小孩不会变坏,目前偏乡在音乐教育的环境资源比较不足,希望透过乐器银行,协助偏乡学生接触更多的音乐活动与学习「让孩子都能享有同样的受教权」。
教育部师资艺教司长张明文也说,初步目标是硬体媒合,「让有心发展音乐教育的学校取得乐器很重要」,中长期则可发展师资媒合,或透过国健署的艺文深耕教育计划等方式,协助偏乡提升音乐师资。
吴思华也指出乐器银行的3大特点,分别是在接受捐赠时,实践大学会协助乐器维修;对捐赠乐器植入RFID(无线射频识别系统),让捐赠者可线上查询自己的乐器送到哪里被使用;另更配有行动专车,提供移动式维修与上门接受捐赠。
实践大学教务长欧阳慧刚表示,从试营运开始,已有新竹教育大学、基隆高中等学校捐赠闲置乐器,根据实践大学统计,从去年12月试营运,已募集到钢琴、管弦、国乐器等100多件乐器。
而申请的偏乡学校也不少,包含屏东万丹乡兴化国小的钢琴已长达40年几乎不堪使用;澎湖七美国中也希望筹设热音社,申请包含吉他、音箱等乐器,未来也将呼吁校内音乐系学生寒暑假前往偏乡担任志工。
乐器银行专案经理蒋仲杰也表示,欢迎各界捐赠家中或学校闲置不用的乐器,如果有意可上网搜寻乐器银行、或致电实践大学,学校会派车到府评估并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