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刊/第三季科技股传统旺季提前发动

文/洪宝山

五月八日美国公布四月大非农就业新增人数,减少2050万人,是自1939年有纪录以来的最大降幅,预估值是二千二百万人,失业率14.7%,创下1930年代大萧条(24.9%)以来的最高纪录,预估值是16%,低于二次大战后的10.8%,但高于2008年金融海啸的10%。

值得一提的是,四月平均时薪年增率上扬7.9%,反映出失业人口集中在低薪资人员,重灾区果然就是餐饮旅游休闲相关行业,共计770万人,占了四月失业人口的37.56%,专业和商业服务以及零售业合计减少210万人,制造业和其他服务均减少110万人,甚至连政府部门就业人数也下降98万人。

撒钱纾困解一时 辅导转型就业才是根本之道

从美国的四月就业报告可以呼应台湾政府部门锁定纾困对象就是广大的基层民众,辅以排富条款,方向与立意是正确的,不过通常这类的基层民众的储蓄较少,纾困金的重点在于及时,较佳的方式应该是政府平常就已经掌握的低收入户、学校的清寒学生、需被社工关怀的族群、领有身障手册等民众,直接就汇入帐户,然后再针对餐饮业、旅行业、旅馆、运输业等直接受冲击的行业所造成的无薪假人数纳入纾困对象,主动联络发放纾困金。

最后再把纾困线用简单的方式定义,让低于纾困线以下的民众提出申请,将来这些民众也纳入主动追踪,一旦再遇重大经济衰退时,就能让政府的社会福利制度更加有效发挥功能

俗话说:「救急不救穷」,越来越多的讯息显示,即使疫苗问世,这场疫情恐怕也无法如期在十八个月内结束,各国政府的撒钱纾困计划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辅导转型就业才是根本之道。

第二季轧空行情 反映欧美复工报复性消费利多

以往,每个月第一周的美国就业报告是最能即时反映当下美国的经济实况,但在这次疫情,却被每周四公布的初请失业金人数给取代领先性,换言之,五月八日的大非农就业新增人数报告,很有可能是第二季甚至是今年最差的就业报告,所以美股不跌反涨,道琼指数收涨455点,站上季线,随着欧美的复工启动,报复性消费即将来临,预期今年的第三季科技股传统旺季将会提前发动,这就是当前股市上涨的动力与经济数据下滑之间的落差。

很多人疑惑为什么经济数据这么差,但股市却无动于衷的涨不停,因为他们忽略了股市是经济的橱窗,具有领先三至六个月的预示功能。例如本栏早在二月中旬到三月初提示股市自高点波段下跌的风险,当时众人不知缘由,只看到道琼指数十个交易日出现四次熔断跌停的利空,如今答案揭晓,原来是比2008年更大规模的失业潮来袭,所以股市自三月起跌,而如今股市的上涨,自然是领先反映欧美复工下的报复性消费利多。

至于影响往年第三季的九月开学传统旺季的因素,关键就在出入境隔离十四天的政策能不能松绑有关,而这点目前来看,得看美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的疫情而定,如果入秋之前,这些国家的疫情不能明显的控制住,那么COVID-19疫情会不会卷土重来,就是一大变数,因此推测股市会提前预支传统旺季的利多,在第二季炒作,所以这是个轧空行情。

疫情经济基本面利空 全球陷入「三高二低」

那斯达克指数已经突破三月的9070高点后,道琼指数有没有机会也重返三月的27102高点?个人认为既然是轧空行情,那么道琼指数是有机会挑战27102点,类似的走势在2007年的台股出现过。

2007年七月台股因遭遇美国次贷风暴的连动债利空,当时台股加权指数仅仅用了16个交易日从9807高点跌到7987低点,共计1802跌点,随后用了四十九个交易日创9859点新高,完成逃命波,一年后爆发金融海啸,跌破四千点。

多空牛熊的对决应该是明年疫苗问世后,能否一体适用已经变异的COVID-19新冠病毒,就是个疑问。如果只是局部有效,那么在无症状患者的威胁下,世界将处在「高成本、高失业率、高负债、低收入、低成长」的环境,这才是这次疫情对经济基本面真正的利空。

美国加速将海外供应链拉回本土

所以即使股市涨了上去,吸纳了部分的失业人口,终究还是无助于美国七周高达3030万人的失业人口,而且白宫已经发布预警五月的失业率可能上扬到20%,更重要的是,如果将来疫情演变成一波潮起、一波潮落的周而复始,那么美国的失业率不排除突破大萧条时期24.9%的峰值,呼应了联准会认为经济不可能V型反弹的观点。

为了因应疫情的冲击,美国政府加速将海外的供应链拉回本土,例如要求苹果计划五年内将20%产能从中国大陆转移到印度,以及台积电赴美设厂等。所以这场疫情将来成为过去式后,世界运作的模式也已经不一样了,在5G的推助下,大量的自动化工厂取代人力密集的制造业,因防疫而加速进展的无人机快递配送,远距离办公教学等模式,将造成许多工作岗位被科技取代,这类的失业人口是结构性的破坏所造成,只能够靠创新与升级来增加工作机会。

大失业潮来袭 联准会:经济难V型反弹

就好比亚马逊与沃尔玛因提前深耕电商的线上业务,在这波疫情中业绩反倒表现逆势成长,但对于许多经营实体店面的百年老店,COVID-19就像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例如美国百年奢侈品百货连锁店尼曼.马库斯集团(Neiman Marcus Group)在五月七日提出破产申请,而这仅仅是个开端,五月四日美国服装品牌J.Crew提出破产申请,2019年美国有将近一万家商店倒闭,到了2021年底预估美国约有一半的百货商场可能关闭。

即便欧美陆续结束隔离解封,消费者在大失业潮来袭,短期间实体店面很难回复到疫情之前的荣景,即使电商的线上业务成长且重要,但毕竟仅占美国销售总额的三○%,也就是说,单靠网购是无法拯救所有的零售公司,这也是联准会认为经济难以V型反弹的原因之一。

台股牛市周期越来越短

很巧的是从1990年以来,西元年尾数逢8、9、0的年份,台股加权指数容易出现十年一次的经济大调整,例如1990年的波湾战争、2000年网路泡沫、2008年金融海啸、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等,每次台股大多需要五至七年时间才能重返高点。

读者比较有兴趣想知道的是,当下台股的位置是类似2007年从高点跌下来之后的反弹逃命波?还是每十年周期结束拉回到低点之后,展开五至七年的长多走势?相信答案都跟疫情的后续发展有关,第一个时间决战点就是今秋的返校潮旺季会不会遇到疫情卷土重来。

【更多精采内容,请见《理财周刊》1029期,便利商店及各大书店均有贩售www.moneyweekl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