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源:台湾每年10%预算用在补助能源 应趁机要求企业投入回收水

内政部长鸿源 (POPradio提供)

前内政部长李鸿源今日接受POPradio广播专访表示,台湾每年有10%预算都用在补贴能源上,而政府过去每年补贴给竹科水钱是20几亿,应该趁现在缺水大家开始重视的机会,要求产业投入回收水,否则等到不缺水时,这件事大家又忘了。

李鸿源指出,台湾的科技产业根本没办法停水,所以现在竹科跟南科很多公司都去台中水湳回收厂买水,然后再用水车载回,这样算一算每度水成本大概600元,但一般自来水大概是10元,差到60倍,这些公司每天光是水车的钱就上千万。

李鸿源说,竹科的高科技公司群,若缺水50%,无法产能全开,1天损失就是30亿台币,这是2011年的数字,到了现在可能更高。中钢只要断水1天,损失就是7亿,对这些产业来说,生产线是不能停的。

李鸿源表示,旱灾不是今年才发生,过去本来就是每隔2-3年就会发生一次,但过去大家无感,但今年因为「护国神山」,它们是台湾的经济命脉,不能出问题,所以大家都觉得「痛」。

李鸿源指出,过去只要缺水,就拿农业用水来补,这些是农民救命的水,然后再补助每季1甲农地8万块,这要农民怎么过日子?科技业拿农民的水赚了很多钱,但跟农民有什么关系

李鸿源说,现在自来水1度10元,但开发成本1度是30元,政府每卖1度水就倒贴20元,竹科1天30万吨用水,等于1天补贴600万,1个月就是1.8亿,1年20几亿。

李鸿源表示,最近台达董事长郑崇华自己出面表态,说产业不应该这样被政府补贴,自己也追踪了郑崇华的思绪,郑想表达的应该是,水跟电都该是制造成本。

李鸿源指出,国家的预算有10%被拿来用在补贴能源上,台湾每年要补贴上千亿,结果产业越补越没竞争力,因为水电太便宜,对产业来说不是重要的生产成本,以至于工厂用水的回收率比例一直很低。

李鸿源说,最近因为缺水,所以终于开始讨论竹科用水回收要达20%,但1980年代时,荷兰就已要求工厂回收水要达80%,2011年台积电投入5千万要让用水回收达85%,因为台积电的厂若产能全开,1天耗水约30万吨,大概等于1个苗栗县用水量。而台积电投入5千万,事实上,半年就回收了。

李鸿源表示,台积电拿得出5千万,但一般中小企业连5百万都拿不出来,因此政府应该把棍子胡萝卜都用上,告诉大企业,3年内用水要回收85%,否则执照吊销,工业局应该要求,新建工厂节水未达85%,就不发给执照。

李鸿源说,另一方面,政府贷款给企业,还让企业减税,再让工研院、大学学术单位去做技术协助,如此下来,工业用水可省85%,水的回收产业建立了,可以拿这套技术到世界各地赚钱,这就叫循环经济。

李鸿源表示,除了台积电应该还有其他企业在做,但这不是普遍性的,因为每度水只要10元,企业干嘛去做?现在因为缺水,所以回收水的议题才会被拿出来讨论,等到不缺水的时候,一定又会说「不好意思我不做1度要18元的回收水,用1度10元的自来水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