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宇专栏-落实居住正义 应是新政府的政策起手式

这样的政治诉求,不仅在选举中占据重要地位,也在社会舆论中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台湾社会逐渐形成了一种对于国家认同和自主性的共识,这种共识,在不同的政治派别和群体间形成了某种程度的共鸣。如果我们把十年当作一个世代,这个世代俯瞰的视角,聚焦的是国族认同和中美角力下的台湾。

然而,随着新一代年轻人的崛起,政治关注的重点也开始转变。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贫富差距、居住正义、环境保护、教育平等和社会福利等议题,变得更为重要。这些问题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反映了台湾社会面临的新挑战和机遇。这些「后太阳花世代」,对于政治的参与方式与上一代有着显著不同。他们更加关注社会正义和公平,并积极透过各种方式,包括社交媒体和街头运动,来表达他们的观点和诉求。

这一转变在最近的大选中,得到了反映。虽然传统的两岸议题仍然重要,但选民特别是年轻选民,愈来愈关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议题。这些问题包括房价高涨、工作机会的不平等、社会保障的不足对台湾未来的影响。这种关注的转变对政党和候选人提出了新的挑战:他们需要更加关注和回应这些生活化的议题,尤其是低薪和居住正义的问题,以赢得年轻选民的支持。

赖总统当选人政见里,关于居住正义已洋洋洒洒提出许多的政见,尤其聚焦在解决需求面的困难,包含推动社宅直接兴建,全台总归户并推动囤房税2.0,青年安心成家贷款,协助百万租屋家户等。但这些解方基本上并没有回应年轻人心中最大的痛点:台湾房价过高。房价过高的问题如果在未来四年没有减缓,赖总统的连任之路将会无比艰困。

台湾房价高有其基本上政策失灵的因素存在。撇开房地产商透过大规模政治献金捐献三党,导致三党投鼠忌器,对于房地产政策举棋不定之外,政府的积极不作为也是原因。我们建议要有效抑制房价上涨,必须要落实三大政策:

第一是合理的利率环境。台湾的利率过低向来为人诟病,台大经济系许多前辈都以专书严厉批判低利率与高房价的关系。央行诉求于台湾通膨过低而一直采取低率政策,然而台湾通膨过低是一种假象,因为有台电与中油在当消波块。但消波政策并不是没有成本的,将来还是要编列特别预算补贴。让油电价合理反映,进而让台湾利率常态化,合理的利率水准是最有效抑制台湾房价的护城河。

第二应该以实价征税。台湾土地课税是以公告现值来课税。公告现值距离市值甚大,导致了大量获利空间。事实上以市价课税一点都不困难,要知道台湾所有银行都是以土地市值来做借贷,资料库都在,不做绝对不是没有能力,是没有决心。如果没有办法从供给面来抑制房价增长,需求面的政策其实最终都是反过来在图利建商,对于居住正义的落实一点帮助也没有。

第三应该要渐进式地调升囤房税,透过税金的压力来降低投资客持有的意愿,加速落实居住正义的进程。

政治领袖最难得的特质是「方向感」,能够率先看出问题症结点并且提出解方的人,就会是群众愿意追随的人。提出解决之道的人,将成为民众心目中值得追随的领袖。这种洞察力要求领袖不仅要有远见,更要能够深刻理解时代的脉动和民众的需求。在快速变迁的时代背景下,这种能力尤为重要,因为它关乎着如何引导社会向着更加公正、和谐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