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宇专栏-美国经济解封的长鞭效应

从去年底我们便不断预告,今年影响全世界经济最重要的「数字」,不是联准会的政策利率,不是美元汇率,不是美股指数位阶,而是美国施打疫苗人口比例。一旦施打疫苗的人口比例超过五成,美国经济活动便会准备开始解封,回归常轨的日子便指日可待,如今这个日子的到来正在倒数计时中。

美国施打疫苗的速度在拜登就任总统之后,开始加速,从上任初期每日力拚100万人施打疫苗,中间虽然经历德州暴风雪而一度趋缓,但风暴之后再度加速,于4月达到每日330万人接种疫苗的高峰。在至少接种一剂疫苗的人口占比来看,美国5月底已经来到53%;预期今年7月4日美国国庆日,拜登有机会正式宣告美国经济解封,强大的美国再度王者回归。

7月前后解封有几个意涵;除了应景美国人的爱国心,抢夺爱国者话语权外,更重要的是,要把已在家就学一年多的学生赶回校园。只有当学生重返校园,那些必须在家照顾小孩家长才能重返工作场所,想办法把失业率降低,就业率拉高,让劳动参与率回升,长期美国的经济竞争力才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预期2021年的美国开学购物季,将是过去两年购物季的累加之爆发,预计会出现前所未有的买气;各大百货公司也正摩拳擦掌,计划迎接百货史上最旺的开学购物季。美国服饰大厂Gap也预估大学生旺盛的消费力将带动旗下品牌,如Gap、Old Navy等,缴出亮丽成绩单

供应链管理领域有一种现象被称为「长鞭效应」,形容面对消费者终端需求的厂商一旦开始追加订单,在供应链会出现往上层逐级放大的现象;因每一层的供应商都会为求保险而额外备货,导致最终上游原物料的需求骤增。这种扭曲的放大作用很像一根甩起的长鞭,最下游的客户端相当于鞭子握把,最上游的供应商相当于鞭子的末梢,当握把轻微的抖动,传递到末梢端就会出现很大的波动。

一般而言,末端需求的变动速度与幅度往往大于上游的生产,预估此次美国重返校园带动的需求力道强劲,如果此时适逢供给端的产能受限,导致生产成本同步上升,则上游原物料的报价涨幅往往会远高于终端产品涨价幅度。就如同先前居家需求带动3C产品需求上升,最上游的半导体产业需求大增,加以晶圆产能受限后价格飙涨的情况,有机会在最近的成衣纺织等传产业重现。以纺织成衣供应链为例,当上述Gap等终端品牌商开始拉货,上游的尼龙粒、聚脂粒,以及衍生的各类加工丝的报价涨幅往往十分迅猛。

台湾的上游纺织原料厂,依主力产品可分为尼龙、聚酯棉花三类。其中,尼龙粒报价自2021年初以来已上涨40%至每吨2,300美元,而聚酯加工丝报价累计涨幅也达20%至每公斤54元。棉花方面,由于去年9月美国开始抵制新疆棉,使用美国棉及印度棉的南纺(1440)自去年第四季开始有感受到转单效应。

除了新疆棉的议题,加上美洲气候异常影响棉花收成,以及第二大棉花生产国印度疫情严峻,预期将支撑下半年棉花价格台股可留意尼龙相关的集盛(1455)、力鹏(1447),聚酯相关的新纤(1409)、力丽(1444),以及棉纱相关的南纺。7月4日美国国庆日在即,相关的供应链已启动生产出货,可预见过去电子产业屡屡获利超乎预期的情况,未来有机会在传产业再度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