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宇专栏-电动车崛起 车市的典范转移

全球车市最糟糕的情况应该落在今年第二季,后续有机会慢慢回温,尤其下半年到2021年,反弹的速度会慢慢加快。事实上,全球车市已经衰退超过三年以上。从2018年开始,车市便疲态骤现。2018年全球新车交易量衰退1.8%,2019年衰退4.3%。2020年因为疫情关系,衰退的幅度非常大,目前估计全年将有15.4%的衰退,是过去10年仅见的惊人数字

过去三年,全球车市衰退原因有几项。第一,就是全球最大的车市大陆因为产业调整空污控管与削减购车补贴,导致整个大陆的汽车销售进入衰退。其次是中美贸易战原本去年年底中美贸易战告一个段落市场预期今年全球车市有机会反弹,然而,新冠疫情再度让全球车市摔入谷底。今年第一季全球车市衰退幅度高达25%,第二季甚至来到史上最惨烈的衰退35%以上。

目前估计第二季应该就是低点,第三季衰退幅度估计会大幅收窄,大概会来到-9%,第四季大概会接近持平小衰。然而,2021年因为基期的关系,再加上对于旅游报复性需求,预测大陆车市会来到8%以上的成长,美国会有14%的成长,欧洲甚至会来到20%的成长。

市场预期2021年车市大幅反弹,第一个当然是因为比较基期甚低。全球车市已连续三年进入衰退。过去观察产业循环经验,任何一个产业进入三年的衰退调整,之后产业秩序必然会慢慢恢复,这是第一个条件。此外,新冠疫情对车市会产生一个永久性的改变。虽然新冠疫情对很多产业产生巨大的冲击,尤其是旅游业,但人类对于旅行的需求是不会改变的,不会因为疫情就用看旅游节目取代亲身旅游体验大家想要出去旅游,又希望避免大众交通工具,那自己买车,尤其是SUV类型大车,就是一个替代方案。这或许不只是一个猜想,而是正在发生的转变。

防疫最好的台湾为例,台湾6月份的新车挂牌数是4.1万辆,月增23%,年增8%,这是过去五年来的6月新高。而这个数字某个程度上也反应大家对于未来旅游的新趋势。短程旅游、区域旅游将取代更大部分的长途旅游、跨国旅游。这样的旅游趋势将间接让汽车产业受惠,尤其是大型车,新冠疫情对于全球车市将掀起新的典范转移。

另一个对车市产生永久性质变的是愈来愈频繁的极端气候。以大陆最近发生的汛灾为例,影响绵延数省,上百个城市,受影响人口超过两千万以上。除因为汛灾,很多车辆都将报废,刺激部分新车需求之外,大家可能会开始思考,在极端气候下的用车选择为何?曾经试着问过一个问题:「如过你今天遇到汛灾风险变高了,你要买电动车还是买燃油车?」十之八九的人都直觉,认为水碰到电很危险,所以应该买燃油车。

事实上电动车因为以电来驱动的关系,全车的防水系统更加完备,一样遇到汛灾,电动车熄火的机率更低一点。甚至马斯克在他自己的推特上提过,要是TESLA掉到湖里,只要不沉下去,还可以连续前进30分钟。如果大家意识到,未来极端气候可能变成家常便饭,那电动车也或许是购车选项之一。

如果从大历史角度出发,目前电动车恐正在复制燃油车取代马车的历史轨迹。1900年福特T型车问世,燃油车取代马车的时候,燃油车也遇到类似电动车现今遇到的问题。那时拒绝买燃油车,坚持买马车的人,最重要的理由就是燃油车可能会没有油,那时加油站不普遍,没有油就要下来推车。但拉马车的马累了,旁边吃吃草就好。

这个论述像不像现在大家对电动车的批评呢?现在电动车要充电很不方便,燃油车没有油随时转下去高速公路,马上找得到加油站加满油。

但这是会改变的。如果去看1900~1950年燃油车在取代马车的过程中,前八年燃油车的每千人保有量从零辆开始,缓慢爬升到每千人保有九辆。而电动车呢?刚刚好完全是这个状况。从2011年到2018年,电动车每1,000人的保有量,也从零辆来到了九辆。把历史的轨迹叠合在一起看,可以发现,电动车正在完整复制燃油车在取代马车的历史轨迹,这或许也是近期TESLA大涨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基期过低,新冠疫情造成的汽车需求的典范转移,与电动车正在复制燃油车取代马车的历史轨迹三大要素之下,评估全球车市最糟糕的情况应该已经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