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和平指标-两岸和平与冲突并存之解读

两岸民众对彼此未来和平发展关系的期待,与现实互动中充满各种冲突,这两种认知并存的现象已经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一个更大的悖论是,多数人认为两岸的客观现状是和平的,双方政府互动也持续在改善,军事对峙也未因共军飞弹与海军部署质量提升而恶化;但却同时认为,两岸的「主权冲突」与「外交冲突」形势仍十分严重。

化解冲突成就有限

总统2008年就职时给民众的一大承诺,就是国民党的执政不仅能缓和两岸军事紧张,也能拓展台湾国际活动空间。长期的「主权对峙」就算不能立即解决,至少能予以冻结,不使其干扰台湾其他领域的利益。但执政3年以来,民间固然感受到了总体面的「和平」,却仍认为改善局部冲突成效有限。这部分甚至成为在野党对政府执政成果批判的热点,并将持续延烧到明年大选。这种「和平认知」与「冲突认知」并存的民意如何解读?

政治大学预测市场研究中心、政治大学安全研究中心与《旺报》合作办理的「和平指标计划,可以对台湾「和平认知」与「冲突认知」并存的现象,提供持续与深入的观察。根据计划最近的数据显示,公众(主要是台湾,但对海外开放)对两岸未来朝向和平发展的综合展望,仍维持审慎乐观,分数甚至比专家评测还高。公众对两岸军事冲突预期维持低档,但「主权冲突」与「外交冲突」的指标依然颇高,甚至高于专家评测的期待。既然是公众与专家的「预测」,效应与意涵当然是延展到明年大选。最表层的解读,自然是马政府的两岸政策促进了和平,化解「主权与外交冲突」的成就却有限,而且「预期」来年难题仍无解。如果经济无感复苏」的问题年内能改善,政府「主权与外交冲突」问题失分有限。如果不能,连任的挑战就相当严峻。

参与国际机构无望

无可否认,从连胡愿景、「胡六点」及历次江陈会以降,两岸和平的综合形势获得了显著改善。「宪法架构下、九二基础上、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方针引导下的活路外交战略与「外交休兵」政策,使台湾的「国际空间」有不少进步。马总统还主动要求公务体系,称呼对岸避免直称「中国」。在野党领导人蔡英文苏贞昌等也因而提出「对ECFA做最好的处理」、「不必要整天跟中国呛声」的温和诉求。但政府希望「有意义参与」联合国专门机构,并以「气候变迁纲要公约」(UNFCCC)及「国际民航组织」(ICAO)观察员,为优先目标的设想,却不见进展。原本推动ECFA时提出的「有助达成与他国洽签自贸协定」诉求,甚至连台星经济协议,都难以达阵。民众的印象中,似乎北京只想将尽早把台北锁入中国轨道,对台湾开拓与他国的经济关系不但毫无兴趣,还要推迟、防阻。

不仅如此,我国央行在1992年以「Central Bank of China, Taipei」名义加入的「东南亚国家中央银行总裁联合会」最近也被迫改名。特别是类似东京影展江平失言事件这样的民间冲突,仍不时发生。虽不能说是北京刻意指导,但对台湾民众观感影响之恶劣,甚至还大于一般公众所知有限的「气候变迁纲要公约」等争议。而台湾盼望能在友好氛围中,再适度提升出席层级亚太经合会,也没有什么进展。人们预期大局和平,但主权与外交冲突无解,其来有自。

须创造出新的身分

最近总统在出席海基会20周年庆祝大会时,提出「互不承认主权,互不否认治权」,是大选前两岸政策的守势表现。尤其是大陆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台湾又困于选举政治,台北对和平大局的推进,实难再有主动作为的空间。但是尽管外交与主权冲突短时间无碍和平大局,但却使两岸社会认同益加疏离。这一趋势也已被「和平指标」计划的评测证明。

外交与主权冲突事涉两岸互动时的「身分」,关系到台湾民众「自我」认知的本体稳定感安全感。这不是仅仅靠经济让利、相互依存可以改善。与此相反,「本体安全」的恶化,反而可以与经济不对称互赖同时并存,并在未来恶性重大事件发生时,逆转和平氛围。如何在外交与主权这种古老而保守的议题上,创造共享的新身分,在台湾「世代轮替」不可逆转的未来,将是两岸和平的最重要的课题

(作者为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助理教授、两岸「和平指标」计划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