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农渔产1﹪与99﹪的博奕
两岸农渔业存在竞合关系而外界在评比两岸农渔业竞争力时,总存在台湾优于中国的刻板印象,就整体而言台湾农渔民平均的素质、技术、经验等确实优于中国农渔民,也难怪台湾官员在谈到两岸农渔业交流时言语间总带有些许自傲,经常安排中国官员、学者、企业来台参访农渔村进行学习、取经之旅,乐此不疲。事实上,这些年中国农渔业已开始发生转变,在台商、退休高官、学者专家、农民团体等协助下,许多台湾优良品种、技术、经营模式、knowhow等已经在当地落地生根,种植出来的农产品品质(包括甜度)直逼台湾国产品价格却更低;部分农产品透过当地科研人员进一步的育种改良以及配合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引进,产品品质更胜于台湾本土生产制造,据实地观察发现这样的现象确实存在茶叶、吉利吴郭鱼、石斑、鱼苗、中药材、花卉、猪肉、等产品身上,这些产品在国外市场接受度颇高,对致力于开拓国外市场的台湾农产品无疑是一大威胁,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台湾政府千万别再驼鸟心态更不要自以为是。
中国务农人数高达数亿在耕地、教育、技术、设施、经验等水准不一,滥用化肥、农药、药物、激素等情况相当普遍,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多以供应中国境内消费为主,台湾农产品可以很轻易做出市场区隔,不具威胁性。但是根据初步推估,中国各项农产品生产排名前10-15﹪的农民其生产技术和产品品质或略逊于台湾在地农产品,但是在生产成本与总产量却远胜于台湾国产品,若再参考台湾农民学院模式由政府有计划给予定期培训施以专业训练,提升生产技术与药物正确使用,假以时日将可以赶上台湾水准,这些农产品若回销到台湾国内农产消费市场,将会对以小农为主体的台湾本土农业造成严重冲击,台湾方面应该加速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去芜存菁并培养消费者对国产品的忠诚度以为因应。有台湾官员或谓中国农产品药物残留问题严重消费者接受度低不足惧,问题是日前中国政府为去除「黑心食品王国」的污名,重建民众对吃的信任,颁布史上最严格食安法,不但纳入网路平台与保健食品管理,也强调源头管理的重要,短期间或许无法全面确保所有上市农产品的食用安全,但是若先把重心放在前10-15﹪的农民身上是可以产生很大的效果,台湾官员不要老是把「药检」视为防御中国农产品输台的马其诺防线。
更重要的是,中国政府若改变策略全力抢攻国际市场,可采取精兵策略挑选具外销潜力品项生产的前 1﹪业者,从选种、生产管理、病害防治、上市前检验检疫、分级包装到出口运输采一条龙模式全程给予严格管控,并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的管制规范、消费状况、潜力、消费者偏好、需求数量等等,同时借助与这些国家签定之自由贸易协定取得零或低关税优惠,将会较台湾99﹪国产品具出口竞争优势,这对需要国外市场来进行数量与价格调节的台湾农产品会是一大挑战,不能等闲视之。
农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如何加速研发与技术移转脚步并透过策略运用将成为决胜关键。目前台湾在农业科研上仍具备相当的实力,但是现行试验场所的技转规定和农业施政策略运用上却存在诸多缺失极需检讨修正;两岸农业差距正在缩小别让「龟兔赛跑」的寓言在两岸农业竞合上真实上演,那将会是台湾农业的大灾难!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经济系教授。本文为网友投稿,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