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史话-革命哲学家章太炎

蒋介石跃马誓师北伐。(本报系资料照片)

黎元洪(前排右四)任大总统。 (摘自网路

北洋总理段祺瑞。(摘自网路)

革命哲人

公开采纳他人的指摘,删改自己的文章,这在章太炎文字生涯中还是不多见的。

1927年,唐继尧也病逝了,章太炎也写了一副挽联:「协似周绛侯,才似李西平,僭制已除,独秉义心尊奥主燕昭晚求仙,齐桓晚好内,雄图虽蹶,终于民国是完人。」

上联「周绛侯」,汉周勃从刘邦起义,以军功为将军,封绛侯。「李西平」,即李晟,唐朝名将,字良器洮州临潭(今属甘肃)人。德宗时泾原兵变,朱泚在长安称帝,李回师收复长安,封西平郡王。「僭制」,即僭伪,指袁世凯复辟帝制。僭,越分。「奥主」,比喻国君,原指深居内室的主人。下联「燕昭」,即燕昭王,战国时燕国国君,名姬职。「齐桓」,即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名姜小白。「好内」,指贪女色。

北伐胜利全国统一

1928年2月3日至7日,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在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改组国民政府等议案。规定国民政府受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指导和监督,掌理全国政务,政府委员由国民党中央委员会选举,政府部门设有内政、外交、财政、交通、司法、农矿、工商等部以及军事委员会、最高法院、监察院、大学院等。会议推举谭元闿为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为军事委员会主席兼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北伐胜利。随后,蒋介石宣布以青天白日旗代替原来的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6月15日,南京国民政府宣告完成统一大业。

章太炎对蒋介石改换国旗,以及所谓的「以党治国」的行为和政策异常愤慨,在给友人的信中,他说:「今之拔去五色旗,宣言以党治国者,皆背叛民国之贼也!除五色国旗下之中华民国,更无可与。」「袁氏帝制,不过叛国,而暴敛害民邪说乱俗,则尚袁氏所未有也。一夺一与,情所不安,宁作民国遗老耳。」明确表示自己宁做一个中华民国的遗民

1928年6月3日,黎元洪病逝于天津,章太炎闻讯,顿感「地坼崩,哀感何极!」即去电致吊,并在上海为黎元洪设奠。随后,章太炎为黎元洪的逝去,写了一副挽联:「继大明太祖而兴,玉步未更,佞寇岂能干正统;与五色国旗俱尽,鼎湖一去,谯周从此是元勋。」

上联借明太祖朱元璋,指黎继袁后,与国务总理段祺瑞发生「府院之争」,被段利用张勋将他驱走事。下联「五色国旗」,中华民国国旗之一,旗面为红、黄、蓝、白、黑五色,表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全国悬挂五色国旗,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改悬青天白日旗。

「鼎湖」,旧谓黄帝死亡,此指黎元洪。谯周是三国时蜀汉大臣。炎兴元年(263)因劝蜀主刘禅降魏,被魏封为阳城亭侯。关于此联,章太炎在致友人的信中说:「挽黎公辞颇质直。如是亦可,不烦修饰。若自愚见窥之,则黎公为中华民国之总统,弟为中华民国之总理,立言当从其大,不应只以知己感恩之义言也。愚挽黎公一联,弟当观之,于意云何?」此联下署「中华民国遗民章炳麟哀挽」,表示他心目中的「中华民国」至此已经死亡,他绝不承认蒋介石的统治继续代表「中华民国」。

在黎元洪死去5年后的1933年,章太炎又为其作了一篇碑铭《大总统黎公碑》。碑文备述黎一生经历,多为阿谀之辞,尤其是对黎在武昌起义中的表现,更是不顾事实,极尽美化之能事。

碑文刊出后,当年亲自参加领导武昌起义,并用枪逼迫黎元洪答应任都督和在军政府布告上签字的李西屏,两次致信章太炎,责其碑文之谬。章虽复信申辩,声称「并无一句臆造」,但后来也不得不将碑文作了小的修改与删略。公开采纳他人的指摘,删改自己的文章,这在章太炎的文字生涯中还是不多见的。

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病逝,章太炎写了《挽梁任公联》:「进退上下,式跃在渊,以师长责言匡复深心姑屈己

恢诡谲怪,道通为一,逮枭雄僭制,共和再造赖斯人。」上联「式跃在渊」,即鱼跃于渊。式,发语词。语出《诗经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此句是说梁启超在政治舞台上,或进或退,或上或下,像鱼在水里跳跃那样随便。「以师长」,指康、梁恩怨事。

余生淡漠从事写作

1916年康、梁在张勋复辟事件中发生矛盾(康拥护张,梁反对张)以后,康有为于1917年8月致书梁启超,对梁民国以来的政治表现大加抨击,梁启超念师教之恩,以「屈己」的态度一言未发;1923年5月还连发三书邀康到北京西山共赏「翠微山色」。

梁启超在天津与蔡锷共谋举义时,曾相约说:「今兹之役若败,则吾侪死之,绝不亡命;幸而胜,则吾侪退隐,绝不立朝。」此虽为书生议论,但就是这个议论把帝制搞掉了。从这点看,章太炎为他所做的挽联还是比较符合实际的。从章太炎发誓宁做中华民国的遗民,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章太炎很少参加社会活动,他把大部分时间都消磨在书斋里,从事写作,并将以前所写的一些诗文整理成册。(系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