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苍祥:证所税不废,所以紫光喊吃力成、觊觎联发科

▲淡江大学财务金融系教授兼两岸金融中心主任林苍祥。(图/本报资料照)

记者徐珍翔台北报导

立法院程序委员会3日将证所税修正案排入下周二(10日)立法院会第一案,据悉,若当天朝野协商未能取得共识国民党团将发出甲级动员令,要付诸表决、力拼三读。不过,淡江大学财务金融系教授林苍祥批评,所谓「最新国民党团版」证所税其实换汤不换药,仍无法解决病根,强调证所税一日不废除,像中国紫光来台并购这类案例只会越来越多。

林苍祥指出,全世界仅英国、台湾投资人课征证所税,但两者结构本质并不相同,前者法人为主,后者散户居多,直言「新兴市场根本没人敢课证所税」,因为不但稽征成本过高,且不利中小企业筹资,最终将危及国家产业竞争力,更批评财政部从一开始就知道证所税缺点所在,但碍于马政府执意强度关山、满足其「不食人间烟火的虚伪租税公平」,立委、税官只能配合演出。

他进一步解释,当下证所税最大弊病是对初次上市柜(IPO)前取得股票课税,因为投资早阶创业者「赚少赔多」,可能4家赔钱才有1家发展较好,「结果你发展得好、顺利IPO,我反而被课税惩罚,那我干嘛要承担高风险?」强调新创事业根本就无法取得资金,更遑论发展为一流企业;此外,大户条款持续影响股市动能,也导致市场交易量难有起色。

「这种状况看在中国、韩国眼中一定很高兴,因为我们等于自己拿刀砍自己。」林苍祥认为,中小企业在台筹资不易,未来台湾想再成就一个鸿海集团郭台铭恐怕很困难,「鸿海1996年上市,当时营业额不过6亿美元,现在高达1000多亿,成长多少倍?若缺少股票市场支持,有这种能耐吗?」

身兼淡江大学两岸金融中心主任的林苍祥也提到,台股在证所税折腾下,成交量从2010年高点28.89兆元一路萎缩至2013年的19.6兆元,直到去(2014)年改为「名存实亡」版证所税后,交易量才回到23,04兆元水准;目前台股虽已回到8500点以上水准,但主要靠台积电权值股撑场,不少公司本益比仍偏低,换算下来,很多股价可能还不如台股7000点的时候,部分甚至落在5000多点的水准,「所以才会发生中国紫光喊吃力成、觊觎联发科事件,因为台湾科技实在太便宜了。」

林苍祥认为,台湾只需要千分之3的证交税,但必须直接删除证所税,才不会有所谓IPO条款、大户条款等疑虑,且必须抓紧时间,趁中国股灾未愈,赶紧将交易量拉回每日1200亿元水准,借此提高中小型、高科技公司股价,「这样我们才有办法对抗红色供应链,否则最后就会像力成那样,一个一个被对方吃掉。」

资讯恐慌症发作?下载「ETtoday新闻云APP」快速补给→iOS:https://goo.gl/rmIDdxAndroid:https://goo.gl/XPe8U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