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港观盘-聚焦新能源领域 长期投资价值旺

两会已于日前告一段落,并释出正面讯息,2022年GDP目标5.5%大幅高于市场预期,可预见2022政策面的作多以及基本面的支撑下,有机会能见到陆股反转后所带来的长多行情。

3月15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首二月的国民经济相关数据,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达12.2%,是时隔近半年后再次出现的两位数增长;中国PMI指数也连续三个月回升至50荣枯线之上,新订单指数2月强劲反弹,佐证了我们对于中国经济于2022年第一季见底的预测外,也隐有经济回暖的讯号。

从政策面及基本面切入,本轮GDP增速趋缓的现象可望于2021年第四季到2022年第二季筑底;再加上中国官方于2021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已对宏观政策定调,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再搭配「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故相较于欧美走升息步调,大陆央行则是会采取降息等宽松手段来刺激经济成长。

再从技术面来看,近期陆股受到新一波疫情的影响,深圳于13日晚间宣布自14日至20日起封城一周,全市社区、城中村、产业园区施行封闭式管理,引起市场担忧中国官方对于企业的制裁升级。

3月14日沪指创下逾17个月新低、恒指跌逾六年低,近期陆股大幅回档的走势,反而有加速落底的意味。

以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为例,2021年的本益比估值已经回落至低于五年均值的一倍标准差位置,过去五年仅17%时间位于此一位阶,笔者认为陆股目前尚处于风险释放的中段,在市场加速赶底的讯号之下,汰弱留强追求长期投资价值将是现阶段的投资重心。

综上所述,在产业配置中长期投资的策略上,可将投资主轴聚焦于优势产业,如(1)长期趋势确立、成长性高的新能源领域,包含储能、光伏、锂电。(2)数字经济领域,可望接替双碳的顶层产业框架,如AI、数据中心、半导体。(3) 核心消费领域,开门红确定的白酒、周期即将见底的猪。

乌俄冲突打乱全球能源供应,德国率先提出将加速可再生能源发展,包括太阳能、风电、绿色氢能,且欧盟有望跟进,再生能源的发展已是不可逆的趋势,2022年全球光伏需求增长大于30%,相较于2021年呈现加速成长的态势更为明朗,中国太阳能组件在全球的市占率也超过七成,也将因此受惠走长多格局。

新能源车亦是能够布局未来,长期乐观看好的优势产业之一,因应油价上涨提高了燃油车的使用成本,故政府大力推动政策补贴电动车(EV, Electric Vehicle)以降低对石油的依赖,车企更积极推出电动车型强占市占率,预估新能源车到2025年的目标产能是1千万台,2030年为5千万台、成长迅速外,也连带提升全球新能源车的渗透率。

此外,中国电池厂在全球市场率也超过50%,部分材料占比更高,接下来在市场需求及买气的推动下,后市行情看俏。

在欧美各国目标与病毒共存的情境下,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15日深夜也公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这是中国对防疫政策两年以来首度调整,内容主要提及对轻型病例改实行集中隔离管理、放宽确诊者出院认定标准和缩短出院后居家健康管理时间。

在清零政策放缓,基本面及政策面的支持下,基金操作建议逢低布局,分批进场,迎接下半年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