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港观盘-今年陆宏观政策重「稳增长」、重点领域发力

一如我们之前预期,3月5日召开的中国全国人大会议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宣布,将2023年GDP增速目标设定在5%左右。这与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一致,会议中重申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而宏观政策则小幅提高了一般公共预算赤字率(GDP的3%)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新增限额(人民币3.8兆元)。

报告中亦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者和企业信心,从而支持经济稳健复苏,但并没有明确具体的政策措施。主因本次中国国务院亦将调整新人事,可能需待新一届政府上台后部署完成,可能才会推出更多具体的政策支持措施。

不过,在财经相关单位上已公告改组,国务院辖下将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银保监会将废除,跟股市关连度高的中国证监会,则会改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另一项与资本市场较相关的讯息是,沪深港通的股票标的将正式启动扩容,增加沪深港通可投资的范围。

整体「两会」的观察上,其经济增长目标和宏观政策基调,符合我们预期,但属于中性偏保守,实质政策利多并不多,激励市场的效果可能较不如过往「两会」行情。近期盘势主导上,预期将回归总体数据与国际走势上。

近期走向仍将与美国的SVB事件有关,预期市场将从救市措施、系统性风险与通膨指标等三个面向来寻找方向,美国Fed在3月21日至22日FOMC的会议结果也动见观瞻,亦即近期陆股与国际连动性将提高。

回归到总体数据观察上,整体仍呈现回暖向好的趋势。尤其制造业方面迅速回温,中国统计局公布的2月份制造业PMI较1月大幅增长至52.6,优于市场预期,并创了近11年新高纪录。而财新制造业PMI亦较上月升至51.6,也优于市场预期;2月新增信贷由人民币(下同)4.9兆元降至1.81兆元,但也优于市场预期1.5兆元。资金面上,沪深港通北向流入放缓但仍旧延续,近五日沪股、深股各流入93亿、16亿元。

整体来说,随着中国「两会」正式落幕,在政策利多上较未具体,且中国官方将今年GDP目标订于「5%左右」偏向保守,因此后续内需复苏强度与持续性,可能也将较为和缓。同时随着美国升息声浪仍存,人民币偏弱的预期仍在,第二季的陆股盘势规画上,将以区间震荡整理格局看待。

惟中国并未见第二波的新冠疫情反扑,经济活动仍将陆续重启,且因新冠疫情而增加的民间存款也有机会流入股市,因此现阶段仍较看好金融、内需等类股较受益,投配上可以大型股或相关的A50指数成分股做为布局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