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港观盘-政策组合拳齐发 陆股大弹跳

牛气冲天陆股在5月28日出现较大跌势上证指数下跌6.5%,创下2009年以来单日第3大跌幅,主要是来自于资金面利空消息

由于中国人民银行(大陆央行)向部份金融机构进行定向正回购操作,引发市场猜测短期利率已经见底,加上更多券商加入两融(融资与融券风险控管,以及大批新股进行IPO,预计冻结资金约达8兆人民币。再者,连续上涨造成筹码面相对混乱也遭遇5,000点技术压力区,因而引发股市顺势回调。

不过,就历史经验来看,陆股处于多头行情之际,短线大幅拉回后的反弹幅度更高。举例来说,今年1月19日上证指数单日大跌7.7%后,1周立即反弹8.5%,后3月甚至上涨逾35%,拉近至5月28日大跌后短短两天,即反弹逾4%亦可获得印证。

目前看来,即便短期利率可能见底,并不代表货币政策转向收紧的信号,未来仍需观察人行谈话以确认其态度。

而且,就目前经济动能依然偏弱的情势来看,4月份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终值为49.1,低于市场预期的49.3,并已连续五个月在50以下,看来中国官方为了达到7%的经济增长率,势必得延续先前以政策支持经济增长的脚步,才能降低股市下档风险,并进一步提振实体经济与企业信心。

此外,人行、财政部与银监会联合发表地方债券置换具体实行细则,预计将于今年8月底进行约1兆人民币的地方债置换,不仅有效帮助江苏省地方政府顺利启动地方债务置换计划,成为第1批成功发行的中国省级地方债,也进一步降低市场疑虑。人行与政府携手创造货币宽松环境,有利于纾解资金紧俏的疑虑,并挹注股市多头气势

中国官方扩大刺激的政策方向不会改变,除了考虑扩大第2波地方债置换规模最高达1倍,人行近期也将针对特定银行进行了PSL(抵押补充贷款)操作,借由对特定银行注资,以增加市场流动性,并刺激经济发展

现阶段中国官方政府的首要任务是透过扩大基础建设投资来缓冲经济成长率和整体投资下降,以达到稳增长目的,显见官方政策利多只会更多不会缩手,有利于陆股政策行情续航

为了扩大公共建设支出来拉抬经济稳增长,年初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委)便曾表示,今年将推动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因此,1月份看到发改委批准高达531亿元人民币的云南省弥勒蒙自铁路以及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等两项计划,5月中旬再批准「徐淮高铁」、「济青高铁」等两条高速铁路和两条普通铁路工程项目 还有四川省成都市广西省南宁市等两个省会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南京、南昌呼和浩特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画,短期内密集批准4,000多亿元人民币「铁公基」投资计划。

京津冀一体化」、「长江黄金水道经济带」和「一带一路」是今年中国政府力推的3大国策眼见「京津冀一体化」与「长江黄金水道经济带」可望继「一带一路」后,加快公布实行细则的脚步,对交通、环保、物流、基建与地产等各产业发展有正面助益,并有效活化中国过剩产能,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对股市有正面挹注效果。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产能过剩的两难局面,中国官方被迫进行经济结构性转型,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结构性改革启动新一轮的投资机会,包括环保、医疗、工业、新能源、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经济概念股,都将持续受惠官方持续公布的政策利多,是值得留意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