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港观盘-政策转折点已现 2022聚焦稳增长

在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不变的情况下,12月的一年期LPR仍然迎来了2020年4月以来的首次下调,主因是7月和12月的两次降准,有助于降低银行整体融资成本。惟房贷利率主要参考的是5年期LPR,并没有同步下调,市场情绪因而未转向全面乐观,反而担忧政府虽已开始温和放宽房地产相关政策,却持续坚守房住不炒的底线。由此可见,现阶段的政策不够积极,尚不足以重建市场脆弱的信心。

以相关数据来看,11月房地产活动与上年同期相比,跌幅虽有所收敛,但仍相当疲弱。房地产销售、新开工和投资,分别下滑14%、21%和4.3%,其中销售已连续五个月负增长,投资则连续三个月负增长(剔除疫情影响,开发投资上次负增长发生在2015年8月,连续五个月负增长)。政策调整虽有利基本面趋稳,但因力度相对温和,加上政策发酵需要时间,短期仅能防范系统性风险。在可预见的未来,房地产对经济向下的拖累仍将持续。

其次,2020年中以来,拉动经济增长重要动能-强劲的出口,逐渐面临增长正常化和高基数效应。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在2020年和2021年前三季分别为28%和19.5%,显著高于过往平均水平,主因是大陆供应链在疫情期间相对稳定。但随着其他国家疫情受控,订单回流趋势将难以逆转。

笔者认为,政策可以重点着力之处,还是要回到基建投资。事实上,财政部已宣布,将提前下达2022年新增专项债额度人民币(下同)1.46兆元,此金额相当于2021年度的40%。此2022年第一季预定发行使用的额度,大幅高于2021年同期仅260亿元的水准。专项债发行节奏的加快加大,将对经济增长形成一定的稳定作用。

2021年对中港股市来说,面临的压力大于机会,包括网际网路、教育、医药、地产等产业链都经历监管政策剧烈变化,导致短期业绩承压及长期投资逻辑遭到颠覆。表现最好的板块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和半导体产业链,原因在于享有政策支持,加上短期兑现的业绩高增长,支撑其贯穿全年的结构性行情。

从经济走势来看,2021年经过第一季的强劲增长之后,二、三季逐步回落至弱复苏,接下来由于对部分行业监管力度过大、疫情反复、能源与电力供应不足、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出现违约风险等,多重因素叠加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几乎形成失速风险。此外,由于全球原物料价格飙高,更导致阶段性PPI达历史峰值,对货币政策形成制约。

随着原物料价格从高点开始回落之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目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政策以后,短期经济虽尚属疲弱,但基本上已重回平稳运转。接下来,稳增长政策基调一旦确立,流动性可望有边际性改善,资本市场的表现将值得期待。

展望2022年,除与经济复苏息息相关的顺周期板块、疫情复苏股外,碳中和相关的新能源与电力电网、引领全球的电动车产业链、自主可控的半导体和硬核科技、高端制造、数位化与网路等,均是投资人可关注的趋势。总之,短期内市场信心虽仍相对脆弱,需要时间平复,但政策转折点已现,流动性改善明确,中港股市将会有一个更好的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