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学者:印度别忘了误判和逞能的历史教训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研究所副所长楼春豪印度别忘了误判和逞能的历史教训。(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影像)

大陆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研究所副所长楼春豪10日在陆媒环球时报撰文指出,最近中印边境对峙再次升级,事实上,从1959年郎久事件到1962年中国大陆对印自卫反击战,再到1987年的边境冲突,印度的战略误判和军事冒险一次次让自身付出沉重代价。印度不该忘记历史教训,切勿再次误判和逞能,以至「印度梦」梦碎山脊

文章称,教训之一,印度切勿错估国际形势对其有利,将希望寄托于外部势力支持。国际战略环境是印度制定和执行对外政策的重要框架,也是印度在边境上采取冒险和挑衅政策的重要考量。由于印度试图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作为中印正式边界,两国边界争端在20世纪50年代初已有苗头。但直至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中苏关系逐渐破裂、美印关系改善以及大陆国内经济发展遭遇巨大困难,印度在中印边境的政策更加冒进。

文章表示,教训之二,印度切勿低估大陆维护主权的决心和能力错误地将大陆的忍让视为妥协。在过去数十年的中印边境争端历史中,大陆始终致力于维护边境安宁、致力于避免边境冲突,即使在面对印军蚕食、挑衅时,大陆方面也尽量保持理性与克制。

这种理性与克制,表现在大陆始终主张和平磋商解决争端、始终对印军挑衅行为表示克制(很多时候大局考虑没有揭露印军挑衅行为)、始终将一线部队脱离接触作为避免冲突的第一要务。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1959年空喀山口事件后大陆边防部队暂停巡逻、周恩来总理1960年4月亲自赴印度做工作等。

文章指出,教训之三,印度切勿盲目自信、高估自身作战实力,甚至头脑发热。「情况不明决心大」,是印度政府在历次边境军事挑衅行动中的生动写照。从1962年冲突时尼赫鲁下令「把中国军队清除掉」,到1987年试图利用军事演习蚕食中方领土,概莫能外。

原因,一方面是军情系统负责人「大权独揽」,误导或者迎合最高领导人。另一方面是反对党舆论的裹挟鼓动。印度反对党和媒体热衷于炒作中印边境争端,以民族主义倒逼执政党做出冒险举动,甚至误导执政党认为印度全国上下已做好「同仇敌忾」的准备。此外,印度的一些军政要员也热衷于向媒体释放强硬信号,迎合民意,但到头来只是进一步压缩了政策回旋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