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还有新物种?冰原下的「25°C洞穴」内有未知DNA

南极还有我们未知的生物吗?(图/记者榕萱摄)

记者戴榕萱/综合报导

极地冰原由于太阳入射角小,气候长年都在零度以下,生物样态也比较简单。澳洲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和纽西兰学者在8日发表,南极罗斯岛(Ross Island)冰原下有个高温达25°C的洞穴,在那边人类穿短袖也能生活,洞穴中也有找到藻类苔类与微小动物的DNA痕迹

澳洲国立大学研究团队领导人弗拉瑟(Ceridwen Fraser)博士表示,团队于南极罗斯岛第二大的埃里伯斯火山(Mount Erebus)下发现,有个因火山喷发后受蒸气影响构成的洞穴,里面温度高达25°C,就算人类穿短袖也能生活。此外,研究团队也当地采取到藻类、苔类与微小动物的DNA痕迹,不过不前这组DNA还没定序,所以尚未确定是什么物种

埃里伯斯火山是南极洲罗斯岛上的第二高火山,海拔高度3795公尺,也是位于地球上已知火山中最南端的一座,终年与冰雪为伍,却也是一座活火山山上充满多个蒸气孔。弗拉瑟博士表示,温暖的环境会使孕育多种生物,除了藻类、苔类之外,其中一组DNA的序列组合看起来像是节肢动物,有可能是蜘蛛或是更小的螨虫

她另外透露,目前不能确定牠们是不是洞穴中的「原生物」,好比一个犯罪现场,如果在这之前有人比我们先发现,就很难判定这里的物种原本就住在这里,也很有可能南极风或其他生物把动物尸体带到这洞穴,而我们采集到的物种也并非这里的「原生种」;反过来说,如果确定这些DNA是这里的特殊物种,就代表这区的生物早已存活得比我们想像的久,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目前正积极寻找「活体」的原因

极地物种一样单调,因此科学家常年致力探索「气温与生物样态」的关联英国南极调查局史密森环境研究中心科学家阿什顿(Gail Ashton)曾发表一项研究,地球暖化会影响极地圈的生态部分海床生物,如苔癣动物或管虫,当气温升高1°C时,数量就会增加一倍。因此科学家下了一个结论,暖化造成的升温,会让生物流失更多多样性,也许对环境带来空前绝后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