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有「拜月亮」习俗吗?男求科举及第女盼姣好容貌
▲你知道有拜月亮的习俗吗?尤其在宋朝,男拜求及第,女拜求美貌。(图/取自NASA)
中秋节是华人传统的「重要三大节日」之一,也是许多在外地异乡的游子返家和家人团聚的重要日子。有大陆的民俗专家表示,中国很早以前就有「拜月亮」的习惯,而且月亮被「神格化」之后,宋代的男女就会向月亮许愿,男生祈求能金榜题名、女生希望能有姣好面貌。
根据《新华网》报导,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黄涛表示,拜月亮的习俗起源于先民对于月亮的自然崇拜和神话。周朝以前,原本对于日月的祭拜是随意性的,周朝之后,才演变成在固定场所内有程序性的祭祀制度,并且成为皇权象征。
隋唐时期因国力强盛,奠定节日出游的基础,例如唐初时期的中秋节,原本是属于皇家所有的拜月活动,演变成家家户户的全民赏月活动,包括聚会、赋诗等习俗都在此兴起;到了宋朝,「拜月亮」成了所有少男、少女的全民活动。他们会穿上成人的服饰,到楼上或庭园焚香拜月。
男孩部分,大多祈求「早步蟾宫,高攀仙桂」,期望能科举及第,得到功名利禄;女孩部分则是祈求「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希望能有姣好的面貌。而中秋团圆的习俗,则是到了明清之后才出现;有民俗专家表示,明清时期的中秋节,一般富商或仕绅的家里,会摆设天香案桌,放上嫦娥、月宫、玉兔等吉祥图像,除了放上月饼和桂花高之外,还吃毛豆荚和芋头。
►►►传送第一手的新闻,锁定《ET即时》粉丝团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