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防蚊液蚊子照叮不误 专家揭原因:有这3成分才有用

防蚊蚊子照叮不误 专家原因:有这3成分才有用 (图/pixabay)

夏天蚊虫多,无论是出游还是在家,都怕遇到蚊子大军攻击,不少人抱怨,明明有喷防蚊液,还是被叮得惨兮兮,专家指出,问题可能出在「成份」选错了!市面上防蚊产品五花八门,有的主打天然、无毒,有的则是化学物质制成,甚至有防蚊贴片、防蚊手表、防蚊喷剂等,到底哪种比较好?什么成份才能达到防蚊效果呢?

防蚊产品用心酸、被叮成红豆冰 恐归因这2个可能

许多人都秉持着「天然ㄟ尚好」的原则,挑选防蚊产品当然也要选天然植物精油萃取的,像是尤加利柠檬胺)、香茅、猫薄荷茶树精油等等,不过京砚皮肤科诊所院长蔡逸姗开玩笑说,「你不会讨厌的味道,蚊子也不会多讨厌。」

尽管尤加利(柠檬胺)中的PMD成份是被实证有防蚊效果的,但问题出在浓度太低,蔡逸姗解释,市面上许多主打天然、无毒的防蚊液,但这些天然植物萃取制成的产品,往往有效防蚊时间太短暂、没办法持续太久,如果真的想达到防蚊目的,就必须一直补擦,反而增加刺激皮肤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防蚊产品种类不少,除了普通的防蚊液、防蚊乳液外,还有防蚊贴片、防蚊手表等,但新光医院家医科医师朋驰提醒,防蚊贴片、手环大多也是借由精油萃取来达到防蚊效果,时效性其实很短,有效范围也相当有限,用心安的效果居多。

除了选错成份外,若使用方式错误,也可能让蚊子趁隙叮上你,因此不管是用防蚊液还是防蚊乳液,都最好再用手均匀涂抹、涂好涂满,否则还是可能会被蚊子趁隙叮咬,如果大量出汗、或擦汗后,最好再补涂防蚊液,维持防蚊效果。

喷防蚊液蚊子照叮不误 专家揭原因:有这3成分才有用 (图/康健杂志)

到底哪些产品有效防蚊?认清这3成份

市售防蚊产品,依成份分类,可分为下面4类:

1.DEET(敌避)

2.Picaridin(派卡瑞丁

3.IR3535

4.天然精油萃取类

蔡逸姗指出,DEET、Picaridin、IR3535都是人工合成的,都能有效防蚊,但在台湾较容易买到的是DEET和Picaridin,含IR3535防蚊产品目前只有1种,且较不易购得。

● DEET(又称敌避、待乙妥)

是目前公认,且实证有效防蚊的成分之一。通常蚊子在100公尺外就能闻到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但使用含DEET成分的防蚊产品后,皮肤上会形成保护膜,蚊子就不喜欢靠近。

但过去曾有报导提到,DEET具有神经毒性,可能引发中毒反应,因此让许多人不敢使用,但其实卫福部食药署曾澄清过,含有DEET成分的防蚊产品列属药品管理,且效用经过证实,具一定安全性民众可以放心使用。

蔡逸姗也表示,虽然DEET有些缺点,像是呈淡黄色油状、有臭味、有溶掉塑胶材质的疑虑,也有不少家长担心神经毒性问题,但只要浓度和使用方法正确,就能得到确实、有效的防蚊效果,甚至对于小黑蚊也有防护效果,且价格便宜、也好取得,是很不错的防蚊产品。

到底该怎么挑选浓度呢?其实浓度和防蚊效果无关,而是会影响防蚊效果持续时间。柳朋驰建议,6个月以下孩童不要用含DEET成份产品,至于其他年龄可参考下表:

(图/康健杂志)

● Picaridin(又称派卡瑞丁)蔡逸姗则提醒,浓度太高可能会出现过敏情形,尤其是异位性皮肤炎要特别注意,另外购买时也要小心别买到不能用在人体皮肤上的「环境用药」。

另外一种常见成分是Picaridin,也是实证有效防蚊的成份,2017年才在台核可使用,蔡逸姗指出,Picaridin的好处是无色、无异味,对皮肤也较没有刺激性,而且有长效防蚊的效果,用一次可至少防护4~6小时,只不过价格也较DEET高。

Picaridin效果较持久,浓度10~15%可防护4~6小时;15~25%则可防护6~8小时。

● IR3535

已在欧洲地区使用多年,2019年底才有产品取得许可证,可在台贩售,但目前仅一家国外厂商进口,较不易取得,但IR3535较温和、安全性高。

资料来源:京砚皮肤科诊所院长蔡逸姗。 图/康健杂志

那医生们自己会选择哪种防蚊成份呢?柳朋驰透露,自己会选用含DEET成份的防蚊产品,因为国内就有生产,方便购买,浓度选择也较多,也有很好的防蚊效果。

蔡逸姗则表示,她自己会选择含Picaridin成份的防蚊液,虽然价格较高,但只要涂抹一次就能达到长时间防蚊效果,相当方便。

建议民众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经济可负担、适当浓度的防蚊产品即可,不过使用防蚊产品前,需要详阅说明书,并且最好避免涂抹在脸部五官,如果有伤口、过敏或晒伤的皮肤,也要避免使用,当天回家记得要洗澡,以免防蚊产品残留在皮肤上。

此外,柳朋驰提醒,防蚊产品和防晒产品一起使用时,应该先使用防晒产品,且间隔10~20分钟,再使用防蚊液,以免皮肤出现过敏不适的情形;如果是小朋友要用,应该由大人帮孩子涂抹,以免误食,且第一次使用时,最好先测试一下会不会过敏;未满6个月婴儿,建议不要使用。

※本文由《康健杂志》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