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明辉/胜利者一无所获-台湾有太多资优生像水耕蔬菜

文/彭明辉

资优班父母「赢在起跑点」的第一站,许多父母、学生都趋之若鹜。但台湾的资优教育在实践上被严重地扭曲,甚至于往往带着病态:不在乎学生真实的思考与创新能力,只一味让学生提前念高年级的教科书,让他们一路跳级,代价却是这些孩子往往欠缺忍受挫折的能力,甚至连人格成长空间都出了问题

有一个清大直升硕士班的学生,国中与高中都是资优班,国二跳级升高中,高中又跳级进入清大热门科系。我认识他时,他已经硕士班二年级,却因为论文写不出来而无法毕业。我一眼就看出他有严重的精神官能症,甚至怀疑他已严重到人格异常。仔细了解他的过去,才知道这是台湾资优教育典型的受害者。这个学生高中期间有个死对头,每次班上月考成绩都赢他;但高二结束时他的死对头却没能跳级进大学,因此他非常得意。第二年,这个死对头顺利推甄上了台大医学系。他知道后不甘心又输人,就开始乱念书,想要发明出革命性的理论,证明自己才是真正的天才。结果,他的大学成绩虽然还是很不错,却慢慢地发展出幻想症,最后终于念了三年硕士班而没有毕业。

指导过的硕士生中有好几位是数理资优般的学生,这些指导经验使我很反对自己和朋友的孩子去念资优班。

台湾有太多的资优生都像水耕蔬菜,是刻苦死读出来的。即使真的资赋优异,也因为学习内容太偏颇、狭隘,而有严重的营养不良症。最典型的就是,数学资赋优异的学生被迫花了太多时间在数学的学习和解题上,以致于不但没有人文素养,有时候甚至连物理观念都很薄弱。最严重的则是忍受挫折的能力远比一般学生薄弱,只要研究不顺利,或者我多夸其他实验室同学几句,就会气馁、挫折,闹好几个礼拜的情绪

我对这些学生的评语是:从小活在镁光灯下和掌声中,一旦聚光灯熄灭而掌声歇息时,他们就不知道要怎么活下去。问题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而人生又难免有时运不济的时候。一个只能在顺境活下去而没有能力忍受挫折的人,他的生命岂不远比芦苇还更脆弱?

其实,一个人的聪明程度一出娘胎就有了定数――不聪明的人进了台大也不会变得比较聪明,而聪明的人不进台大也不会变笨。倒是一个人的情绪智商(EQ)完全要靠教育去培育与发展,一但忽略了就有可能培养出无法面对挫折与生命困境小孩,或者没有能力爱人,也不值得人爱的孩子。因此,考试偶而失常或家贫而无法升学,这都还有机会补救,一旦「人格」的养成出问题,往往就再也救不回来。从这个观点看,台湾的资优教育往往是在戕害资赋优异儿童。

教育的目的是教出一个既有能力养活自己,又有能力追求自我实现,并且在人格与情感上都成熟的人。可惜的是,有些人学习就业的能力就是比较薄弱,因此必须牺牲掉一部份自我实现与情感发展的空间,先发展出养活自己和家人的能力。

因此,资赋优异的人最大的优势应该是他们可以比别人花更少心力去应付功课,以便有更多时间和心力去探索课本以外的世界,以及培养自己各方面的情感与思想能力。但是台湾的资优教育却常常把资优生变成人格异常的学生:因为他数学好,所以就用较艰难的数学惩罚他,以便让他没有机会去接触物理、文学、工程与艺术的领域。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很期望他们有正常的人格和宽广的心灵世界。

我在剑桥大学时,常在学院的酒吧里碰到一个专攻量子力学的年轻学者。从许多次的聊天里发现:他对于比原子还小的世界有着极为惊人的知识和了解,但是对于比鼻屎还大的世界却几乎一无所知。我常问自己:这样的人是值得我们钦佩?还是值得我们同情?

输在起跑点的智慧

很多人怕输在起跑点,但是学柔道的人都知道:要赢别人之前,先要学会被人摔。同样地,在挫折中站起来的能力是需要练习和培养的,如果要学习从失败中站起来的能力,宁可早而不要晚。因此,人最好是先学会忍受挫折,再来享受幸运之神的眷宠。一个从小被捧得高高的人,从来不曾有过被摔的经验,因此第一次摔下来的时候就可能再也爬不起来了!反之,偶而输在起跑点的人不会被宠坏,他们也有机会在遇到人生重大挫折之前学会忍受挫折的能力。两相比较,到底是宁可输在起跑点?还是宁可以赢在起跑点?

所以,我常跟学生说:男生最大的悲哀是从小就好像很聪明,而最大的幸运则是三十岁以后才发现自己很聪明。从小就好像很聪明的小孩,会习惯于被众人夸赞,一旦后来发现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时,往往已经无法在没有掌声和镁光灯的地方活下去;即便长大后果然是人中俊逸,也已经太习惯于被宠爱而不懂得别人对他真心的爱。反之,一个没人知道他聪明的小孩,会在成长过程中发展出忍受挫折、孤单与寂寞的能力,也会懂得别人的关心与爱。前者不但得不到聪明的好处,还反受其害,后者才真正有能力不被聪明所误,而得其利。

同样地,我也常提醒学生:女生最大的不幸是从小就很美丽,而最大的幸运则是三十岁以后才变得才貌出众。一个从小就很漂亮的女生,很容易被师长、亲友、男同学宠坏,以致于骄横成性,或爱慕虚荣而极端肤浅,长大后很容易会找最甜言蜜语而不真心的浪荡男人嫁。所谓「红颜薄命」,因为红颜经常会被宠坏而变得肤浅、虚荣,没有发展辨识人心的能力,也没有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内涵,这样的女性特别容易爱上有外表而没深度的浪荡男人。漂亮的女明星婚后经常传出家暴,并非偶然。反之,一个三十岁以后才容貌出众的女性,很可能因为婚前貌似平凡而自动过滤掉花心大少;因为乏人追求而有机会安心地发展自己的情感与人格,懂得分辨人的好坏,所以有机会嫁给一个真的喜欢她的性情而又能尊重她的男人。等婚后容颜逐渐亮丽,已经有足够的成熟度来抵御虚荣心的诱惑,又能安享容貌所带来的好处。

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多一点挫折,多吃一点苦,不见得不好。 导演吴念真因为家贫,初中辍学,边工作边念夜间部来完成中学和大学教育。但是他坎坷的人生和际遇,却成为他创作时最大的资产。 迂回的人生,有时反而让人可以看到大江大海,更宽广的人生,也有更多意料之外的惊喜和壮丽。一辈子被呵护长大的人,人生少了挫折,但也可能少了一些颜色。

输在起跑点有时候还因而得福。我因为小时候很晚才开口说话,家母怕我跟不上同学,蓄意让我晚上学,所以我一直很习惯自己年纪比同学大,也因而完全没有「应届毕业」的压力,一辈子都可以照自己想要的步调去求学、念课外书、工作,而不会被输赢的压力驱策着走不属于自己的路。

假如人只有在看破输赢之后才可以做自己,那么愈早看破输赢的人或许就愈有机会找到人生真正的幸福。而那些耗尽一生拼输赢的人,或许一辈子都只不过是活在掌声下的可怜虫罢了。

幸福与悲哀

因为爱比较而鲜少深思,台湾人常常只会看见别人外表上值得羡慕的特点,而看不到幸福与悲哀的真正关键要素。因此,台湾人经常追逐表面上的幸福,而看不到背后的悲哀。

电视上面经常出现脸孔身材姣好,但是表情与谈吐极其空洞、无聊的女性。看着她们对自己脸孔或身材的得意之色,以及谈吐的粗鄙、无知,我总难免为她们感到悲哀。容颜与身材是人生最容易失去的东西,一个除了容貌和身材之外一无所有的人,下半辈子要靠什么活下去?

电视节目也喜欢竞夸豪宅的价格,以及所谓「顶级商品」的天价:百万名床、千万名车、上亿豪宅,好像这些东西真的就等于人生的幸福。但是,这些毫宅里有几对夫妻真心相爱?有几对夫妻关心孩子超过自己的事业成就与虚荣心的满足?假如你站在这些豪宅前访问放学后正要回家的孩子,你猜有几人能感到幸福?这些豪宅的女主人,又有几个不是寂寞、空虚的?

年纪愈大我愈是体会到:喜欢跟别人比输赢的人,其实是因为没有能力看到自己内在的累积,与能力的成长,也感受不到自己独处时的愉悦与幸福。假如一个人可以看到自己内在的累积与成长,或者有能力感受到独处时的愉悦与幸福,就会比较容易看淡外在的得失,也比较不在乎别人的评价。这样的人才能自得其乐,活得尽兴,但是却又不需要为逝去的岁月感到后悔。

★图片为版权照片,达志影像供《ETtoday东森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达志影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

●彭明辉部落格自介

我不是政大历史系的彭明辉,而是「困境与抉择」的作者。从国小到现在的志愿都是:当一个可以协助年轻人解决生命困惑的长者。 40岁以前闭门读书;40岁以后开始摸索跟这块土地与同胞互动的方式。 曾有超过十年的时间埋首于哲学的阅读、写作与思考中,但却讨厌空洞的概念分析,只想解答自己关于生命的困惑;也曾从艺术、小说和音乐里去找前人生命的感动与丰采,却阴错阳差地拿到两个艺术评论奖。 年轻时惠我最深的是史宾格勒、柏拉图、康德与维根斯坦的著作;后来因为俄国小说与塞尚的绘画而重新相信活着的尊严与可贵;因为范宽的「谿山行旅图」而找到解读孔子的门径。 写国事评论时辛辣而毫不留情,因为一直忍不住会去想所得最低的人在过什么日子,谁该对此负责。其实,我一点都不喜欢骂人!

著作目录

2011,粮食危机关键报告:台湾观察(商周出版社)2012,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彭明辉谈困境与抉择(联经出版社)2012,2020台湾的危机与挑战(联经出版社)2012,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彭明辉谈困境与抉择(联经出版社)2013,活出生命最好的可能:彭明辉谈现实与理想(附赠DVD如何准备推甄送审资料讲座实况)(联经出版社)2014,崇高之美:彭明辉谈国画的情感与思想(联经出版社)2014,人生如果是一个( ),你想填入什么?(联经出版社)

●作者彭明辉,原文发表于清大彭明辉的部落格,经作者同意全文转载。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