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打压31项惠台措施如皮球 越压反弹越大
大陆今年初公布31项惠台措施,行政院祭出8大策略39项措施反制,陆委会更是伺机而动,透过各式管道搜集、监控与追踪研析相关资料,准备在520前夕出手「点破」惠台31项措施的落实层面。不过,随着赴陆发展的台湾民众越来越多,在政策有感的情况下,蔡政府打压31项惠台措施只怕像皮球一样,越是打压反弹就越大。
不同以往,31项惠台措施除给予台商投资及土地优惠,也向教育、影视、金融及医疗等一系列专业人才招手。由此可知,大陆「操之在我」的对台工作,已逐渐从过去的传统台商,转为专业人才的挖角,如何因应人才流失,成为蔡政府首要课题。
「人才赤字」已成为台湾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根据国发会的报告指出,2020年后,台湾每年劳动力可能减少7、8万,足见人才问题已不单纯是产业议题,更涉及到台湾的国家安全。
以台湾自豪的半岛体产业来说,大陆已成立3000亿人民币(约合新台币1.4兆)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陆方考量藉「进口替代」方案,减少对国外产品的依赖,发展自主半导体产业,这对台湾半导体人才出走,又是一大考验。
台湾半导体产业发展超过30年,上、中、下游供应链完整,加上台积电、联发科等世界级半导体企业,半导体方面人才众多,自是陆方首要猎才对象,砸下重金、给予一切便利自是必然。
不仅是大陆,南韩、香港、新加坡也都在积极吸引专业人才,持续挖角的背后,台湾竞争力势必受到影响,长年下来的流失,只怕蔡政府挡都挡不住。
无奈面对大陆「刨根吸菁」战略,台湾民众纷纷赴陆找机会,目前蔡政府几乎拿不出有效办法,在各方面条件不如大陆的情况下,打压似乎是唯一办法,但过度打压只会适得其反,打「呼吁牌」又能坚持多久,没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