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正规直销和老鼠会 公平会加强宣导和管制

行政院公平主委黄美瑛出席直销法律国际研讨会,与直销界交流相关法律问题。(图/资料照片

记者陈秀雯台北报导

公平会今天(30日)年度记者会中,公布106年度针对多层次传销业所举行多场说明会成果,并进行问卷调查,显示有高达96.08%受访者认为这些说明会有助于对多层次传销业和相关法规认知。此外,为因应国内变质多层次传销」(俗称老鼠会)非法吸金事件屡传,公平会也将加强多层次报备案件、传销业务检查和监督监管机制等,并提醒民众认清「变质多层次传销」本质,以免受骗上当

公平会在去年度所举行多场说明会,目的是为帮助业者和民众知法守法,以维护多层次传销交易秩序,以确保正规经营多层次传销业者及经销商权益,同时也针对传直销中常见受骗族群,如住民、新住民、银发族和一般民众及经传销商,加强对「变质多层次传销」之认识,以免权益受损。 什么是「变质多层次传销」呢?公平会表示,多层次传销是推广、销售商品服务之一种行销方式。若事业中度虽有商品或服务之设计,但并不以销售商品或服务为目的,就是为多层次传销管理法第18条中所规定禁止的「变质多层次传销」,属违法吸金之一种,且涉及刑事责任。

即使事业涉有和商品或服务销售无关之其他违法吸金情形,还是会受到刑法银行法等所规制。公平会在获悉上开违法事证时,也会主动移送检调机关侦办。

经统计,106年针对疑涉违法吸金移送检调案件计有28件,其中除「变质多层次传销」案件外,其余主要包括以「高报酬投资机会」、「虚拟货币」、「虚拟商品」(来源不明、未成型商品等)、「纯介绍他人」、「互助会」等名义,吸引会员推介他人加入及投资,并透过不断介绍他人参加缴付之费用,做为领取奖金之主要来源,民众对此应加强警觉,注意防范。公平会在记者会呼吁,民众倘欲从事多层次传销,可先于该会网站查询,欲加入之组织是否为向公平会报备之多层次传销事业,还有所报备内容是否与实际营业情况相同。

假如未完成报备或实际内容与报备不同者,切勿贸然加入。民众如果发现相关违法情形,可提供具体事证资料向公平会提出检举。

除此之外,公平会更提醒民众勿贸然加入商品属性为虚拟商品或服务、且是以推荐他人加入来获取奖金的经济活动,以免遭受财务损失甚至触法

未来亦将透过网路监控、关注舆情、民众检举等,积极查处违法传销行为,与检调机关密切合作,以维护民众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