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台大保送」选北京清华 登陆台生:台湾太舒适了

▲广州中山大学等候面试的高中生们,其中也有许多来自台湾的考生。(图/翻摄自CT东学西微信号,下同)

记者吴定轩综合报导

今年申请大陆高校台生人数暴增,甚至传出有高中校长因此受到「调查」,认为校方「鼓励学生赴陆」。放弃台大保送而选择去北京清华小彦表示,如果在舒适的环境里,就不会那么认真,「我们这一代人有很大可能以后会在大陆工作,如果早点来,就可以早点深耕大陆,培养人脉,适应大陆的步调。」

陆媒报导,已收到台大的录取通知的台湾考生小黄表示,在5月5日确认自己被北京清华大学录取时,感到前所未有的兴奋,「当时激动得说不出话,那可能是我长这么大最幸福的一天。他表示,听说清华的分数线最终划定为73级分,那正好是自己的成绩,这个分数线与过去相比刚高出许多,这也反映出一个现象,今年台湾学生报考大陆清华的人数增多,竞争更激烈了。

据了解,以建国中学为例,今年选择赴中国大陆求学的学生有70多人,赴香港约30多人 ,而去年选择赴中国大陆求学的,却仅只有约30多人,落差相当大;此外,据《中评社》报导,今年武陵高中有超过50名学生请校长林清波推荐函,以申请大陆高校,比起往年的个位数来说,是相当大的「增幅」。

▲陆大学图书馆里常常呈现一位难求的情况

曾参与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获得台湾第8的小彦表示,他放弃了台大的保送机会而选择北京清华,「我们班里50个人,大概五分之一都有申请内地或香港的高校。」他表示,最近1、2年台湾学生越来越多选择到大陆读大学,「我在小学、初中时,很少听到有人要去大陆念书,但到了高中,突然间,周围很多人都有了这样的打算。」

阿彦表示,「我从小学就开始接触数学竞赛,曾经3次来大陆,跟大陆的同学交流、学习,我发现两岸高中课程内容差很多,相比之下,台湾的相对简单不少。」清华是个非常有竞争力地方,有各地来的最优秀的同学,大家可以在一起进行良性竞争,「我如果在一个舒适的环境,可能就不会那么认真,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们这一代人有很大可能以后会在大陆工作,如果早点来,就可以早点深耕大陆,培养人脉,适应大陆的步调。」

除了大陆大学学生间的竞争较激烈外,近期大陆推出一连串优惠政策,也是吸引台生的重要原因,北京市教育考试院4月发布的《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第一次把台湾籍考生纳入加分政策照顾范围,规定称「在高考成绩总分基础上增加10分向高校提供档案,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同时,很多大陆一流大学也降低了台湾学生申请的门槛,使得台生有机会申请到比在台湾更好的学校。

▲北京创业公社港澳台及国际事业部总监郑博宇。(图/翻摄自中国华艺广播公司

小黄表示,「从国际排名来看,很多大陆高校都比台大要好。」他4月底完成清华面试后,在微信朋友圈写道,想进清华的想法已在心中2年之久,他选择到大陆,是想跳出「舒适区」,看一看更广阔的天地

出生台湾,目前担任北京创业公社港澳台及国际事业部总监的郑博宇表示,「台湾学生越来越多选择大陆高校绝非暂时的现象,局面只会越打越开。」如今的「大陆求学潮」就是两岸「一推一拉」的结果,「台湾现在的发展状况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有资料统计,台湾人的收入已经16年没涨了,没涨其实就是严重的倒退,另一方面,大陆高校的国际排名,在台湾都可以轻易看得到。」这也是为何越来越多的台生选择到大陆求学,甚至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