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能骂「F」字是受饮食影响! 新石器时代才开始

新石器时代农业进展促进了人类饮食变化影响下腭位置,让人类能发出子音「F」和「V」。(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国际中心综合报导

语言的演化是随着社会发展和变化来进行,多数人说话的方式,会根据下腭位置所形成,这受到祖先「咀嚼食物」方式的影响。近日有一个研究报告显示,新石器时代的农业进展促进了人类饮食变化,影响了下腭位置,让人类能发出子音「F」和「V」。

据《每日邮报》报导,该研究报告于14日发表在美国科学》(Science)期刊中,苏黎世大学语言学家以及这份报告的共同作者毕寇(Balthasar Bickel)表示,「语言研究往往着重于文化因素,但语言也是一种生物学现象,不能完全区分文化和生物学。」

研究人员分析了新石器时代和现代人头骨,并创建、模拟出不同下腭位置如何影响嘴型,而发出不同声音。他们分析了大约2000种语言数据,超过现有语言的四分之一,确定了哪些声音的使用频率越来越低,以及会在哪里使用。

研究发现,近期仍是狩猎、采集社会的群体,他们的语言使用长期农业社会会用的子音可能性非常小。布法罗大学的进化人类学家Noreen von Cramon-Taubadel虽然没有参与这项研究,但他说道,「在社会种植农作物学会烹饪食物之前,早期人类必须咀嚼「坚韧的生肉」,这对下腭和牙齿来说是份苦工

但在现代,我们已从咀嚼坚硬的食物转变为较软的食物,例如稀粥炖菜熟肉等,都会改变我们的牙齿,导致现代大多数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咬合不正」,也就是所谓的「暴牙」,让我们能毫不费力地正确发出「F」和「V」的音。

▲古代的咬合(左)与现代的咬合(右)之间的区别。(图/翻摄自TímeaBodogán)

研究人员密切关注来自印欧语系的52种语言,包括从冰岛印度方言,发现在欧洲可能两千年前,才开始有越来越多的语言中出现「F」和「V」的音,与工业碾磨等食品加工技术的兴起。

据报导,美国语言学家查尔斯霍克特(Charles Hockett)是曾在数十年前提出了「农业生活对语言」的影响,但他当时并没有试图证明这一点,直到现在才又被研究团队发表,「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语言的形成不仅取决于其历史偶然性,还取决于人类生物学中文化诱导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