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律师许文彬 出版回忆录《法窗视野风情多》
曾经为「苏建和案」义务辩护超过20年,创下司法史上重要纪录的人权律师许文彬律师,筹划6年将出版回忆录《法窗视野风情多》;包括他从检察官到律师中间的转折,以及详细记载在律师生涯里,曾参与的「华定国弑母案」、及「苏建和三死囚案」两大司法人权案件的辩护历程。
▲长期关心人权议题及两岸关系的许文彬律师。(图/本报资料照)
许文彬表示,出版这本书的缘起,是希望让读者朋友们了解,「法律人」不能只是在自己的专业象牙塔中顾盼;而应该开启视窗,放眼时空高度,看到旖旎社会的各个面向,从而发挥智慧,为公益奉献一己之力。
回忆录的内容从许文彬温文、敢言性格的「青涩岁月」说起,其后,如何历经检察官、律师生涯的「转折来时路」;再谈到他如何锲而不舍地,致力人权事业写就的「人权篇章」;而如今,因缘际会、奔走海峡两岸20年,成为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之「民间使者」。
曾在「苏建和案」中与许文彬并肩作战、更是司法官训练所前后期学长学弟关系的苏友辰律师,这样形容:「在苏建和案的整个救援奋斗过程,许律师所展现『勇者无惧』的人权斗士形象,令我心折!」
驻点台湾12年,现任人民日报社「台港澳侨新闻采访室」主任的大陆资深记者吴亚明,则是因为采访两岸事务而与许文彬密切接触。他描述许文彬:「初次见到许律师的人,一定会被他超强的记忆力所惊呆;除了诗词歌赋,有关大陆的对台政策,一如台湾的法令那样熟稔……比记忆力更厉害的是『先知先觉』,很多时候,他能够参透大陆对台政策的精髓,审时度势,提出真知灼见。
更让人感动的是,许文彬古道热肠、几乎有求必应,大陆媒体在台湾驻点采访若遇到困难,许律师就成了大家的求助对象。例如他就帮助上海律师柯慈爱,找到了祖父在台湾的埋骨之处,圆了柯家64载寻亲梦!
而同为「法律人」的许文彬之子许家馨,也因为藉这本回忆录回顾父亲的一生,有了更深一层的体悟,「我的理想抱负,与那位满怀壮志振兴家门而负笈北上的年轻人,那位为含冤被告华定国、苏建和等人挺身而出的律师,其责任感与正义感岂不同出一脉?父亲为了他的家族、他的时代,努力活过。不一样的时代,不一样的方向;一样的是,努力地活,对得起家人,对得起社会。这就是我父亲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