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接管支付宝巨款 马云躺着赚钱日子结束
▲ 阿里巴巴创办人马云。(图/CFP)
财经中心/综合报导
大陆央行再次传来大消息,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被下令撤销备付金账户,规定一出,离马云躺着就能赚利息的日子仅剩下一个多月了。
根据《中国基金报》报导,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下发《关于支付机构撤销人民币客户备付金账户有关工作的通知》特急文件,规定支付机构应于2019年1月14日前撤销人民币客户备付金账户。
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目前被广泛应用在网上购物,消费者要预先支付货款,这笔钱将放在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账户上,等到收货确认后支付宝把款项汇给商家。这笔预付款项就是所谓的「备付金」。而无数笔备付金聚集在一起形成巨大的资金沉淀,其产生的利息收入可以让支付机构赚饱荷包。
客户在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消费转账过程中,由于存在结算周期的时间差,会在备付金账户内沉淀出一定规模的资金。这部分资金的利息收入归第三方支付机构所有,但只能进行银行存款、基金购买,不能进行放贷等投资。
根据人民银行的要求,支付机构把客户备付金存管在商业银行的专户内。但因为客户备付金是以支付机构的名义存放在银行的,对银行来说是一笔非常可观的存款,为了争取备付金的存放,银行向支付机构支付利息。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和银行结算的利息收益是按照日均资金沉淀量,按照协议存款的方式计算的,协议存款的价格区间基本是在年化3%左右,高的可以达到4%以上。
通过客户备付金赚利息,对支付机构来说,相当于无风险套利,只要吸纳客户备付金,就可以躺着赚利差,这个利差空间甚至比许多银行产品的利差空间还高。而第三方支付备付金的利息收益,更是支付机构舍不得放弃的利益。
支付人士称,对不少支付机构而言,利用备付金吃利息是重要盈利来源,一般支付机构在银行开立两类账户,一个是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一个是备付金收付账户,虽然监管规定备付金不计息,但实际操作中,由于用户每笔交易的时间差等,尤其是预付卡业务,存款账户和收付账户之间会形成差额,这部分余额或将成为生息资产。余额越高,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议价能力越强,一般情况下,收益率会比活期存款略高。
▲ 支付宝是大陆支付机构龙头。(图/CFP)
而据媒体报导,目前目前支付宝和财付通两家支付巨头沉淀的客户备付金规模合计约万亿元左右,占全部支付机构备付金总量的90%以上。对许多支付机构来说,备付金利息收入相当于当年税后净利润,一旦备付金利息没了,公司盈亏很有可能发生逆转。
据报导,《备付金通知》提出,能够依托银联和网联清算平台实现收、付款等相关业务的支付机构,应于2019年1月14日前撤销开立在备付金银行的人民币客户备付金账户,规定可以保留的账户除外。也就是说,人民银行要来接管这部分「巨款」,而此次支付结算司要求支付机构撤销备付金账户,也被认为是这一进程的加快。
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末,非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9956.91亿元人民币,较9月末新增1200亿元,非金融组织存款即为支付组织交存人民银行的客户备付金存款,按照目前执行的备付金上缴75%比例测算,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总规模在10月末大概在1.3万亿。
从没有备付金集中存管,到2019年1月全部执行,人民银行用不到两年时间结束了支付机构靠沉淀客户备付金躺着挣利息的盈利模式。
人民银行将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有利于引导支付机构回归支付业务本质,是为解决四个问题:
(1)挪用占用客户备付金2016年1月,人民银行依法注销上海畅购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支付业务许可证。该公司挪用客户备付金造成资金风险敞口7.8亿元,涉及持卡人超过5万人。此外,还有一些支付机构违规占用备付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和其他高风险投资。
2014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对上海畅购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实施突击检查,发现其存在挪用备付金的问题。自2014年12月10日起,受宁波地区个别商户散布的负面信息影响,宁波地区首先出现持卡人突击消费的现象,并逐渐扩散至上海等地区,12月12日起畅购卡遭商户大面积停止受理。
据统计,畅购风险事件造成资金风险敞口达7.8亿元,涉及持卡人5.14万人。2016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注销畅购公司《支付业务许可证》。
(2)超范围经营(跨行清算)部分支付机构通过在多个银行开立备付金账户办理跨行清算,突破了法定的经营范围。例如,部分支付机构涵盖分销理财产品的业务,客户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通过备付金账户自行处理,完成资金转移的过程,这等同于行使人民银行或清算组织跨行清算的职能。
(3)分散存放客户备付金,存在流动性风险支付机构通常会在多家银行分别开立多个账户存放备付金。大量的账户,分散的存放,不利于统筹管理和日常监管,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风险。
(4)通过客户备付金赚取利息收入,偏离主业支付机构与商业银行协议存款的价格区间大约是年化3%,二线支付机构备付金的日均沉淀量在30亿至50亿之间,可以算出一家二线支付机构一年可获得1亿元以上的客户备付金利息。这笔可观的利息对支付机构来说相当于无风险套利,以至于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开拓新支付场景。
★ 版权声明:图片为版权照片,由CFP视觉中国供《ETtoday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CFP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