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青论坛:雁默》英国想重振雄风却在解药里投毒

英国外相拉布警告,英国不应与中国大陆落入旧式的冷战思维。(图/路透社

最近发生在英国的事件颇有意思,但王室的内讧毕竟是英国家务事世所关注的,还是这个过气的日不落国在脱欧后如何调整步伐,在国际政治里又是否能找到新的自我定位。

毫无疑问,本世纪最显眼的关键字是「中国」,其次是「亚洲崛起」,因此西方世界的国防外交经济战略,都绕着这两个关键字打转,无一例外。英国近日发表的重大外交与国防政策重大转变,也是在此轨道上绕着中国大陆与亚洲转。

大国博弈玩到这一局,世人都知道西方对中国的战略,无论抛出如何美丽或中性化的辞令,其本质都是务求顾及颜面地从中国与亚洲经圈为自己补血,以维持其破绽百出的民主体制。

首相强森特别强调,英国应避免对中国采取「冷战思维」,却又补充说将寻求印度与亚洲大国接触,制订应对北京的战略。两种概念看似矛盾,其实只是想联合他国,共逼中国给出更多经济大饼而已,而不似冷战时的互不往来。

强森称此意图为「平衡」策略,在气候、流行病议题上与中国合作,但在国安与外交等问题上,对中国强硬。这策略与美国并无不同,与欧盟则大同小异。简言之,「相骂本」要拉帮结派地累积,经贸交流则要更积极与中国挂钩。

这种既不亲中也不反中,既亲中又反中的悖论,当然引起反对党的指责,因为反对党要的是冷战——至少表面上要摆出这种姿态好与执政党有所区隔——痛骂强森当局「天真」,没有在人权问题上与中国死磕到底。英国保守党认为欧盟将中国视为「系统性风险」还不够,应该要硬气针锋相对。

只是,当家的人心知底气不足,想要当家的人明知底气不足也要苦苦相逼,一旦换党执政,角色立场马上对调,这就是西方民主,也是中国在对外关系上避不开的系统性风险:今天把酒言欢,明天翻脸动粗,西方惯性就是将「修昔底陷阱」搞成自我实现的预言,以淡化自身粗暴与贪婪的行为。

有趣的是,西方媒体将英国这种阴阳两面揭露了出来。

根据「赫芬顿邮报」披露的一段英国外相拉布(Dominic Raab)近日对外交人员发言的视讯,拉布说:只与符合「欧洲人权公约」(ECHR)标准的国家进行贸易,意味着英国将错过与未来「增长市场」的贸易。

说以上这段话的拉布,与近日强硬抨击中国在香港问题上不遵守「中英联合声明」的拉布,与高调抨击中国在新疆对人权进行「工业化规模的践踏」的拉布,是同一个人。

其实在中国近代史里,英国一向就是两面派,外交策略从来未曾表里如一过,因此英国对中国的口嫌体正直,一点都不让中国人意外。而拉布辩解这样的小心思是为了「改变中国行为」,这也是英国伪善传统,外界视之如常,也只让在野势力有机会「暴怒演正义」而已。

必须强调的是,拉布的「台面下」说法并不稀奇,因为德国经济部长阿特迈尔也说过类似的话:坚信贸易能促成中国的转变......西方贸易也从来不曾以「对方是否民主」作为唯一导向。

真相就是「大街上破口大骂,巷子里哀求让利」,所有的横眉竖眼,都只是演给反对党看,维稳执政而已。

脱欧后,英国形单影只要如何重振雄风?答案是,再到老殖民地印度找机会,蹭入中国与亚洲经济圈,还得伴随着那古老的「船坚砲利」—— 强森宣示要将核弹头数量增加到280枚,派航母印太地区进行作战部署。

这确实不是冷战思维,而是19世纪的海权思维,更落伍,而中国却已不是100年前的中国。

在印太地区刷存在感,就是英国「军备外交」的全貌,没有其他意义。而这份存在感是为了与美国印太战略挂勾,在西方仅存的优势「国际宣传高地」上抢位置,就算不是C位也比没有好。

对于印,日,澳以及欧盟,英国来说,三不五时来个多国联合海上示威,大家都有入镜就好,已是将油门催到底。但是对北京而言,其军费占GDP比重比台湾还低,有很大的空间布局一周一小军演,一月一大军演的肌肉秀,或与俄罗斯联合军演,抵销西方与美国亚太同盟的舰艇实境秀。

因此,这一切都缺乏实质意义,若经济体质不够好,还会掉入军备竞赛陷阱,反将自己拖入冷战时期的苏联处境。

也就是说,英国的「重大外交与国防政策重大转变」,外强中干,底气不足,不得不学德国务实地在小巷与中国握手,在大街上骂得节制点。老霸权的面子工程,遮不太住现实的难堪。

中国是英国经济的解药之一,在解药里投毒,实在愚昧,也让所有强硬的外交辞令,禁不起检验。

(作者为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