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周刊/2大惨痛失败作品 Dyson靠吸尘器称霸秘密

▲Dyson光靠吸尘器,成为称霸家电业龙头。(图/记者洪菱鞠摄)

文/蔡靓

全球吸尘器龙头Dyson,从1993年推出独创的无袋式吸尘器以来,迅速席卷先进国家吸尘器市场,光靠吸尘器这个占7营收的主力产品,就称霸家电业。

去年公司营收约新台币690亿,在不景气中,较前一年大幅成长26%,利润率26%。等于每卖出100元产品,就赚26元,营收、获利能力两大指标,皆傲视家电业。

过去10年来,Dyson透过代理商恒隆行在台卖出的吸尘器等产品,已超过60万台,换算销售金额超过百亿元,这还不含国人旅游时扛回来的水货

扫地机器人磨16年,马达耗费18年

Dyson创办人詹姆士戴森爵士自认,成功并不是源自不羁天才。「我不是聪明,我是顽强。」戴森的顽强,展现在开发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好产品上,是连同业也觉得狂的坚持与耐力。研发第一代吸尘器的过程中,戴森疯狂制作原型机做测试,直到第5127个才研发出第一款不用集尘袋的吸尘器,翻转了整个产业。

最经典的例子,是公司研发16年,才正式推出的第一款「市售」扫地机器人。机器人团队主管欧德瑞还记得,1998年加入公司的他,就是为了参与研发扫地机器人,但第一代产品(DC06)在2001年发表后,却因为产品不够好,最终并未上市就喊停。

这段期间,2002年才发表的美国iRobot产品攻城略地成了市场主流。戴森坦言,当年电池、马达、感测技术,都不够成熟,虽然可以早一点让产品上市,但没办法打破业界窠臼的创新,他宁愿不推出。

这不是唯一研发长达十多年的专案,事实上,戴森投入开发马达已经18年了。「那时我们觉得,家电产品的进步实在太慢了,马达是主要原因。」戴森算一算,马达设计竟然有百年没啥大改变了。「除了灯具外,我们制造的所有产品都有马达,我当时认定,我们将有能力研发出更快、更小、更有效率的马达,只要我们能成功制造出来,家电产品就能更小、更轻!」

现在Dyson已能针对各种产品客制特殊马达,例如,为吹风机设计出只有一根拇指大小的迷你马达,还能将恼人噪音成人耳听不见的超音波

有线吸尘器,将如恐龙灭绝

重塑马达设计,革新家电业后,下一个带来突破创新的核心竞争力,会是什么?答案显然是电池。目前Dyson卖出的吸尘器中,已有三分之二是充电式手持吸尘器。

Dyson的接班人、戴森大儿子杰克进一步说明「也许约在5年后,无线款将会全面取代必须从墙上插座拉线的有线吸尘器,有线吸尘器将如恐龙般绝种。家电有可能都无线化,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发展自有的电池技术。」

敢不断失败,因失败才能学到东西

在戴森眼中,唯有不断的尝试失败,才可能成功。除了第一代扫地机器人,公司上上下下,也很爱提第二大惨痛失败作品:2005年停产的洗衣机。

当年工程师们被要求找出完全不同的洗衣方式,最后实验结果出炉,用人手洗效果最佳,员工尝试挑战不可能,模仿手洗开发出双向滚动鼓设计。「效果真的很好,可惜,成本太高了。」戴森说。最后在财务人员的坚持下宣告停产。

「我很享受制作洗衣机的过程,」戴森曾经如此说,虽然亏掉了不少资金,却让他觉得很值得,「从失败中学习是工程师的天职,当成功了,结果只是如你所料,失败却是个谜,它让你能学到东西。」

在Dyson总部里,一万个行不通的方法,反而成了其他新产品通向成功的捷径

【 更多报导

复兴航空董事长:我们每天一开门就亏一千万,解散前还在找人帮忙...

澳洲打工度假2年存百万,回台湾月领35K...杀牛不是你的志业,赚再多都不是终点

鼎泰丰为何坚持不上市?霸气老董:我要把钱赚给员工,不是赚给股东

室内怕发霉、晒室外有空污...PM2.5来袭,谭敦慈教你「健康晒衣4步骤

汤里蟑螂,你会怎么做?这个客人暖心举动,告诉你「别让受害成为贪婪的借口

精彩全文,详见《商业周刊》。※本文由商业周刊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