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不要再把热灶越烧越冷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两岸投资保障协议》,终将订于6月29日在台北举行的第八次江陈会议中正式签署。这可以说是2010年6月29日两会在重庆举行第五次江陈会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以来,两岸关系发展又一个重要的基石

原本在签署ECFA之后,社会各界热烈期盼政府能够一股作气,依据ECFA所签定的框架,尽速在当年年底第六次江陈会签署投保协定。不料谈判进度就此迟滞,去年只于十一月在天津举行了一次江陈会,总统选举结果出炉后至今也已将近半年,一个各界殷殷期盼,又对两岸人民有利的重大合约,整整拖了两年才获得落实,耗费如此巨大时间成本,实在令人感叹。

过去两年,两岸民间的旅游、特别是大陆赴台旅游人数增长,可能是两岸关系最重要,也是少数可以获得检视的成绩单。但是,深层、具有结构性影响的经贸投资与文化交流,实际上却处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状态。大家熟知台湾对大陆的进出口金额,今年前半已经出现负成长的现象,台商对大陆投资的金额也早就停滞不前,而大陆对台投资,至今仍然是空包弹

本报系《旺报》近日发出警报说,「马英九总统第2任期,两岸不仅未加温,反而变得更为冷却!」《旺报》的警告有科学的根据,因为该报与政治大学预测市场研究中心合作编制的「两岸和平温度计」,出现惊人的倒退讯息。6月13日公布的第12期「两岸和平温度计」只有31.3分,比较上期(5月份)的61.5分大幅滑落,其中的「互动」指标,也从57.5分掉到44.7分。《旺报》的12项分项指标,包括冲突指数、善意指数、和平保障指数等,也都全面下降,而「台湾政府对大陆人民的善意指数」,首度跌落至低于「大陆政府对台湾人民的善意指数」,更是值得政府省思警讯

政府部门有个「紧事慢做」的惯性,对于人民殷殷期盼,总是用异乎常情的谨慎态度,一再研拟、观望。公务人员不敢开创,害怕犯错的心态举世皆然,但是像台湾这样,从总统、行政院长、立法院长到部会首长,一律抱持不做不错的拖字心法,却是举世罕见。

一个久坐不动的老人,一旦动起来必然全身酸痛,步履蹒跚。马总统连任后的几项政策,一出炉就暴露出政府机器千疮百孔的窘状,正是最佳写照。执政党空有绝对多数的立法委员席次,却连美牛这样简单的议题都要浪费社会资源,吵吵嚷嚷大半年无法解决,再加上命运多舛的油电双涨与证所税,以及漠视欧债危机、误判原物料价格走势、错估人民期待,又拿不出灵活调整的智慧与勇气,搞得整个政府几乎停摆,完全无法推动政策兴革。马政府困坐愁城,几近跛脚,这不能怪任何人,完全是马总统与行政团队自己的责任。

好不容易熬到江陈八会,终于盼到两岸投保协定的利多来冲喜,这是马政府摆脱泥淖的重要机会,千万要打铁趁热,用两岸互动的增温来重新提振民心士气。与表面观光旅游相比较,投保协定带动产业的长期发展、创造实质就业,更带来商业、运输、地产乃至基础研究发展的全面机会,大家都期待投保协定的签订,能够带动台湾投资的增长,进而为台湾人民创造最大的长期利益。

但是,我们必须提醒执政当局,投保协定的签订只是奠基,一栋大楼空有基石,无法成其大,如何创造真正的投资诱因,才是关键。经济部虽然曾经三次放宽陆资来台投资相关规定,表面上宣称「97%产业项目已经开放」,但迄今缴出的却是一张空白成绩单。这种表面放宽、实际仍然紧缩的政策,比不开放还糟糕,特别令人沮丧。

马政府应该摆脱紧事慢办、表面涂抹的心态,在签署投保协定的同时,责成相关单位完成后续的配套工作。在台商保护方面,要具体落实投保协定的规定,确保台商的权益不会遭到地方政府或特权份子私吞。在陆资来台投资方面,《两岸关系条例》有多处需要配合修正行政命令层级的《大陆人士在台工作与居留须知》更需要调整。这些,都要摆脱「紧事慢办」的心态,真正确实去完成配套。

政府主管单位对于大陆来台投资,设立了多如牛毛的条条框框,例如《大陆人士在台工作与居留须知》,规定来台大陆人士有「专业人士商务人士跨国企业调动」的身分区别,不同身分有不同的居留规定,而且台方邀请者资本额的限制、受邀的对象也有门槛极高的资本额限制,不同的资本额还有不同的居留规定。这根本是充满敌意、独步全球的严苛制度。其中资本额的门槛,在国外系用限制性产业的投资申请,到台湾竟然成了对人身与行动自由的限制,显示政府对于大陆企业与商业人士,其实还处于歧视性敌视阶段。

我们呼吁执政当局实事实做,在奠定两岸投资的基石之后,尽速全面检讨并且修正相关的配套,真正为台湾创造新的投资项目,同时确实保障台商在大陆的权益。好不容易烧起的灶,绝对不能再冷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