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获得国家卓越建设金质奖
总太建设副总翁毓羚带领「拾光」团队获得国家卓越建设金质奖的殊荣。图/黄绣凤
总太建设副总翁毓羚是艺术出身,却带领新案「拾光」团队获得国家卓越建设金质奖的殊荣,印证了丢掉专业包袱、跳脱框架思考的回归哲学。
曾经是美术老师的翁毓羚认为在高师大美术系的学习过程,让她在建筑业有着和常人不同的思考模式。
她说,艺术本身就是架构在一个不断突破、推翻的过程。高师大美术系的养成造就她不怕权威、不安于既有规范的本质,更培养出一切回归原点的思考模式。
她说,大部分的建筑业不会在大厅里种树,可是「拾光」个案却一反常态,将角地退缩出来的绿景广场延伸入室,以Inner Garden室内花园的概念打造光影绿意满盈的大厅。
翁毓羚说,小时候的生活环境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在树下聚集,下棋、喝茶,大树下的生命记忆,是群体生活与情感凝聚的重要象征,这样珍贵无价的时空与生活经验,她希望在「拾光」个案重现。
在理性阳刚的建筑专业里,审委评语中写道:「拾光」结合动人的人文感性与科技、传递真善美的力量与土地价值、竖立建筑美学最高意境与建筑核心精神。字里行间呈现出「拾光」个案的感性价值。
执行品牌行销,翁毓羚认为单靠说故事不能建立品牌,故事必须从品牌文化中展现自己的精彩。从美术老师跨界建筑、从行销包装到专案负责人,翁毓羚点出目前行销企画最常见的通病。
「拾光」先后邀请4位建筑师讨论、规画设计图退稿、修改超过20次,翁毓羚说,她希望「建筑会唱歌」,在创作追寻的过程中,好在团队相挺,也共同参与了这一场集体创作,才能孕育出「拾光」的故事。
以空间规画来说,她了解上班族工作压力需要释放,因此「拾光」建筑团队宁可舍弃一户的销售空间,规画成阅读咖啡厅,让住户享有与自己独处的时空,而特殊造型的圆弧错层阳台更提供住户纾压空间。
翁毓羚说,在国家卓越建设简报发表会场,大家用的是一样的语汇,而「拾光」却只想分享自己的声音。因此她认为,不需要模仿别人怎么做,而是用自己的方式,丢掉包袱、跳脱框架来诠释作品的内涵,若有人因而感动,才是对「拾光」团队最大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