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日军投入浮游战车──淞沪三栖大战(六)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将人们带回到1937年那段血泪交织的英雄岁月。(新华社

第三节 日军西向及其后南向的攻击,直至国军战线撤往蕴藻滨后方

9月12日-10月26日

国军方面战区划分与指挥调整

就在日军自吴淞宝山向西之大攻势告一段落,国军战线实施了决定性的转移,并建立起一条起自北站,迄至浏河的连续防线后,双方经历了一段相对而言较为平静的时段。国军即利用这个空档,进行指挥系统重整,并将若干位置纷乱的部队进行换防与整理。9月3日国军战线上的划分如次:

右翼作战军:张发奎将军指挥部开设于松江,其左地境线苏州河;

中央作战军:张治中将军,指挥部开设于安亭,左地境线位于蕴藻滨;

左翼作战军:陈诚将军,指挥部位于昆山

自8月底开始,左翼作战军与中央作战军皆由顾祝同将军以总司令身分统一掌握,其总司令部开设于苏州。

国军后方地区前线联系

随着国军在上海地区的部队持续增强与集中,其后方地区与前线的联系同样也需要重组。后方勤务的主要部分系指定利用无数的水道进行,其中以给养的前送与伤患的后送为首要。目前给养除了运用京沪铁路外,几乎都走苏州-昆山-南翔公路线,现在开始,将加速构筑一系列相互连接的道路网,以作为更多可资运用的运补线。经由动员农民以及组织难民投入作业,在几个星期以内,即建好了一条连结嘉兴、松江、青浦外岗(Weigang)等的道路网络,以及由大场、南翔横向通达青浦、上海公路的道路网。 于是即可大大减轻苏州-南翔公路段的负担,同时也使得中央作战军的后方补给网,能够更向西南方向扩展,而左翼作战军的后方补给网也能向西北方向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