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亚太和平框架 选边不如多边

马英九总统。(季志翔摄)

对于国民党而言,明年总统与立委的选举,至今选情仍一片低迷,完全不被看好,民进党全面执政的目标极有可能达成。国民党走势至此,马总统自是难辞其咎,特别是在人才的任用与培养及国内诸多政策议题的作为上。然而,如果从马总统在两岸、外交上的表现来看,似乎又不得不承认在过去的7年,马总统的对外作为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提供了维持亚太地区和平稳定发展的框架

亚太地区除朝鲜半岛之外,可能引爆冲突焦点,包括东海南海主权资源争议台海的两岸问题。当美国积极重返亚洲日本军国主义再现,而中国持续关注东亚主权之际,马总统于2012及2015年分别提出「东海和平倡议」及「南海和平倡议」之构想,强调「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和平互惠、共同开发」,呼吁区域内相关各方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合作开发资源,共创多赢。

日本将钓鱼台国有化美国空军在南海的巡弋、中国扩增南海岛礁领土等,都是一种政治宣示。作为区域内的主权国家中华民国当然需要表达自身立场,需要对于区域议题拥有话语权。虽然在强权环伺之下,我国并没有影响区域强权角力力量,但是马总统在两岸关系上采「不统、不独、不武」及对外关系上采「亲美、友日、和中」的战略作为却能恰如其分地在坚持主权、维系区域和平与稳定的原则下,为台湾打造一个友善的国际环境

结构现实主义告诉我们,要维持现状就需要采取「权力平衡」或「扈从」的战略作为,然而这种零和赛局思维模式似乎无法为国际带来长期的稳定与和平。反观自由制度主义,则以正和赛局即双赢赛局模式,强调国际机制的建立能以多边合作的形式达成共存共荣的目标。

换言之,现实主义的「选边策略并不必然为国家带来和平的外部环境,反而是自由主义的「多边」策略才是确保外部稳定的基石

马总统「不统、不独、不武」的主张就是表明两岸不要涉入立场之争,而应共创利益与和平,马习会的举行,也正是此一思维的具体展现。至于「亲美、友日、和中」则说明在复杂的亚太区域,作为一个强权环伺中的小国,我国采取的是一种不选边的外交战略。马总统提出「东海和平倡议」及「南海和平倡议」,正是尝试透过多边国际机制的建立,以追求区域国家主权维系,和平方式解决争议,及共同开采资源的永续生存目标。

和平倡议虽属松散式的建制而无任何拘束力,但它却是国际合作的开端。在单边作为上,透过「不统、不独、不武」的宣示,表达我国不做破坏现状的麻烦制造者;在双边作为上,透过「亲美、友日、和中」的宣示,表达愿意与周边国家进行双边互动的政策立场;至于在多边作为上,则在于透过区域和平倡议的提出,唤起周边国家对于和平与稳定的重视。

明年马总统即将下台,但他任内在对外事务上的作为,不但提供了未来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基础,也是他任内留下来的重要资产政党可以轮替,政策可以转弯,但是稳定的区域结构及和平的环境,得来不易,需要好好珍惜。(作者台中科技大学国际事务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