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米酵菌酸中毒事件 食安新启示(沈政男)

台北市宝林茶室爆发的食物中毒事件,已确定致病原是米酵菌酸。(罗永铭摄)

台北市宝林茶室爆发的食物中毒事件,已确定致病原是米酵菌酸(Bongkrek acid),且所有中毒者都曾食用粿仔条或河粉。米酵菌乃大陆翻译名称,原文是印尼语椰子油压饼之意,早在100多年前,印尼人食用椰饼制成的日常食物天贝,导致中毒事件,因而发现致病原为发酵过程里产生的米酵菌酸。后来印尼禁止制作这类椰饼天贝(现今食用的黄豆天贝不会中毒),米酵菌酸中毒事件销声匿迹,直到近2、30年大陆陆续出现食用遭污染的米制品与木耳而死亡的事件,才又被重新认识。

米酵菌酸是一种脂肪酸,要产生这样的毒素需要存在特定的材料,通常是椰子与玉米的脂肪酸,此外温度、盐分与酸碱值也须适合,因此100多年来只在某些以发酵方法处理椰子或玉米制品的地区才出现米酵菌酸中毒事件。以大陆来说,本来以为是米制品与木耳惹祸,后来发现其实是遭到发酵的玉米粉污染,而非洲的啤酒中毒也因为发酵过程里加入了玉米粉。

宝林茶室中毒事件现在最重要的是厘清到底米酵菌酸在哪个环节产生?是粿仔条、河粉使用了受污染的玉米粉原料,还是餐厅存在制造米酵菌酸的细菌,加上其他食材或保存条件配合而惹祸。而判别方法就是大规模检测粿仔条、河粉与餐厅环境里是否存在米酵菌酸,偏偏台湾只有少量检验标准品,必须再进口。事实上,目前对米酵菌酸中毒最有研究的是大陆,为什么台湾不跟他们请教,或者取得检验标准品?如果是粿仔条、河粉的原料有问题,就应赶紧追回,而如果检验以后证明不是,也能减少民众忧虑。

最先在网路披露可能是米酵菌酸惹祸的不具名医师,就是先前看了大陆的医药新闻留下印象,才猜到致病原,否则即使是台湾权威专家一开始也都猜错。新冠疫情已证明两岸医疗合作相当重要,米酵菌酸食安事件又是一个佐证,可惜目前两岸关系已降到冰点。

此次中毒过世的受害者家属打算控告救治的医院,让医界感到委屈,因为米酵菌酸中毒不要说国内医界没有诊治经验,根本连权威专家都没听过。事发以后,卫福部尚称节制,未如先前西布特罗检验事件那样炮打地方政府,但民进党却借此机会攻击台北市政府,其实也间接攻击了救治的医疗人员。

有人认为「木耳不当保存」、「米制品置放室温太久」都有风险,事实上如果没有特定脂肪酸与发酵环境,不可能产生米酵菌酸。产生米酵菌酸的细菌普遍存在于五大洲的土壤与植物里,但欧美从未出现过此类中毒事件,显见处理食材的方法是关键。从文献资料及台湾人吃粿仔条、河粉这么多年,却从未出现这类中毒事件可知,这是相当罕见的食安事件,民众可借此机会改善食安习惯,但毋须恐慌。(作者为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