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花科蔬菜能抗「癌王」 医揭黄金份量:生吃更有效
有研究发现,每周食用1.5份以上的生十字花科蔬菜,最高可以降低40 %胰脏癌的风险。(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胰脏癌致死率高,有癌王之称。肝胆肠胃科医师钱政弘表示,研究发现,每周吃1.5份以上的生十字花科蔬菜,可降低40%胰脏癌风险,每增加1份生十字花科蔬菜,可再多降低15%胰脏癌风险,若是吃熟的十字花科蔬菜,防癌效果则会减半,主因是加热时,会破坏异琉氰酸盐的结构,使抗癌效果跟着打折。
钱政弘在脸书粉专PO文指出,胰脏癌的危险因子除家族史和基因遗传外,最主要就是跟抽烟、喝酒、肥胖、高油饮食和糖尿病有关,2021年发表在《癌症流行病学》期刊的美国研究,发现食用包括花椰菜、白菜、高丽菜、芝麻叶、羽衣甘蓝、芥蓝、青花菜和白萝卜(萝卜叶)等十字花科蔬菜,能降低罹患胰脏癌的风险。
钱政弘指出,研究找了183位胰脏癌患者和732位健康的人当对照组,两组人平均年纪都是61岁,男性都是占53%,接着用问卷去纪录两组人日常的生活饮食习惯,再比较这两组的差异。
钱政弘指出,研究结果发现每周食用1.5份以上的生十字花科蔬菜最高可以降低40 %胰脏癌的风险;每增加1份生十字花科蔬菜,可以多降低15 %胰脏癌的风险,若是增加1份熟十字花科蔬菜,则是多降低8 %的风险。
钱政弘指出,十字花科蔬菜能抗癌可能的机转是因抽烟、喝酒及高油食物会增加肝脏分泌胆酸,过量胆酸经过胰脏时会进入胰管诱发癌细胞形成,而十字花科蔬菜有结合胆酸的能力,可帮助肠道减少胆酸回收。
钱政弘指出,十字花科蔬菜中富含异硫氰酸盐(ITCS),芥兰素(Indole-3-Carbinol),葡萄糖二酸(glucaric acid)等抗氧化物,可协助将次级胆酸和代谢物的毒性除去,减少其对胰脏和肠道粘膜的伤害,同时预防胰脏癌和大肠癌, 不过加热蔬菜时,会破坏异硫氰酸盐的结构,抗癌效果难免会打折。
钱政弘指出,虽然上述研究发现生食十字花科蔬菜的抗癌效果是优于熟食,但毕竟生食容易将毒物和病菌吃下肚,他仍不鼓励民众常吃生食,「因此,虽然熟食的抗癌效果低于生食蔬菜,吃多一点还是会有好处。」民众若想吃生菜,就把菜洗干净,新鲜食用,不用吃多,每周1.5份以上就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