纾缓肩颈酸痛 中医「浮针疗法」 复健新利器
纾缓肩颈酸痛,中医的「浮针疗法」立竿见影,是复健新利器。(图片来源/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康健杂志提供)
3C族容易因久坐和姿势不良出现「乌龟颈」,导致肩颈酸痛,一名饭店业务工作者纪小姐就深受其害,酸痛害她夜不成眠。她从西医求助到中医,最后透过中医的「浮针疗法」放松筋膜,才获得有效改善。浮针疗法究竟是什么?跟针灸又有哪里不同?为什么能立即改善酸痛问题,成为复健治疗的新利器呢?
据查,传统针灸有2000多年的历史,自有历史以来,针灸的针具从来没有改变过,都是使用尺寸0.3毫米的「毫针」,直到1996年才有了新的发展。
1996年,中国的中医学博士符仲华汲取传统针灸医学的基础和精华后,改良了针灸针具并发明浮针疗法。由于浮针疗法适用于治疗肌肉与软组织的长期疼痛及关节部位的术后复健,且效果显著,在全球中医界和疼痛医疗界引起关注。
浮针的发明源自于传统针灸。 (图片来源 / Shutterstock)
●浮针VS.针灸 针具、操作手法皆不同
浮针和传统针灸到底有何不同?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中医部中医伤科主任黄敬轩指出,传统的针灸针为毫针,针长依使用的穴位部位不同,分别有1~9公分不等的长度。针灸针在下针时,是以90度垂直插入肌肤表面、刺入穴位,再透过「提插」和「捻转」手法刺激穴位,达到刺激经络和激发经气的目的。
浮针疗法则需要使用一次性的针具,这包含了针套、软针管、及针芯。当中医师找到影响局部疼痛处的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层后,会以小于30度的横面下针、平行刺入肌肤,再透过特殊的「扫散」行针手法,牵动和刺激周遭的肌筋膜。
最后中医师会视病人状况,退出浮针的针芯,留置软管于皮下,3小时后取出,以加强治疗效果,留针期间仍可自由动作。若不留软针管,治疗完当下也可全部移除。
由于浮针的下针部位在皮下的疏松组织,并不会伤害到肌肉、神经、重要血管及内脏。「虽然把软针管留置在肌肤上的视觉令人惊悚,但其实病人几乎没有痛感;而扫散动作也是不痛的,只会感觉到物理性的拉力,」黄敬轩说。
传统针灸和新式浮针各有优点。传统针灸的费用低廉、许多中医师都会操作,不过通常要治疗一段时间之后,疗效才会慢慢出来。
浮针疗法要自费,每一次的疗程约1千元左右,疗程次数多寡则要看疾病别而定,严重一点的疾患可能会多次一些。但黄敬轩强调,浮针的特色是治疗前后的立即减缓,普遍来说疼痛程度会呈现锯齿状地下降,更快改善现代人常见的酸痛问题。
浮针与传统针灸针的针头对比。(图片来源/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
浮针是横面下针,以扫散手法纾缓肌筋膜。(图片来源/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
●浮针疗法 以纾缓肌筋膜来放松肌肉
为何浮针疗法的效果佳?黄敬轩解释,过去医界误以为骨头会生病,误认身体的酸痛和紧绷来自骨架不正所致。后来知道肌肉其实会生病,因此西医发展物理治疗,针对肌肉进行按摩、热敷、电疗、和干针等方法。
「不过近20年来,肌肉外层的筋膜逐渐备受重视,医界发现这层立体网络的筋膜会影响肌肉活动,可透过筋膜刺激来放松肌肉,现在蔚为软组织损伤治疗的主流,」黄敬轩说道。
如同前述,浮针的扫散手法分有平面扇形摆动的「平扫法」及椭圆立体摆动的「旋扫法」,两者分别能够左右旋转、摇晃、或牵拉皮下的筋膜。此外,中医师会同时请患者配合相关的肢体活动,以增加局部的血液灌流和血液循环。
黄敬轩说:「研究表示,软组织经过浮针疗法,刺激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可快速地纾缓肌筋膜、使肌肉的张力下降,若再搭配内服药方,效果立竿见影。」
因此,浮针疗法的适应症包括有:颈椎疾患、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及扭挫伤疼痛、膝关节炎、足底筋膜炎、脑中风肢体软瘫、肩周炎(五十肩)、网球肘、高尔夫球肘、腕隧道疾患、脚踝疼痛、慢性头痛、慢性胃痛、月经痛、其他肌肉或软组织疼痛等,适用范围广泛。
●减少3C使用、注意姿势、维持运动 才是保健的不二法门
黄敬轩收治的个案纪小姐就是浮针疗法的受惠者。纪小姐说,她工作必须长时间使用电脑,防疫期间虽然不出门但活动量减少,3C的使用时间又更多了,可能因为一直保持低头姿势,让她开始颈痛,连手都感觉麻木,影响到睡眠。
纪小姐曾去医院检查,确定是颈椎的小面关节炎,因轻微的椎间盘突出压迫到神经,但还不需要手术开刀,医师建议她物理治疗,或合并中医伤科的针灸及徒手治疗。
「但是从物理治疗到中医一般针灸,改善效果没有这么大,一直到黄主任建议我尝试浮针疗法,搭配黄耆桂枝五物汤为主的加减方内服,疼痛感和不适感才立即改善,」她说。
黄敬轩说,纪小姐就是典型的「乌龟颈」,可统称为颈椎病,她因长期久坐而核心肌群无力,加上低头用3C导致身体前倾,即便身子坐挺了,还是会驼背和颈椎前凸,犹如乌龟的体态,发生肩颈酸痛。
浮针适应症。(图片来源/取自黄敬轩医师记者会简报)
黄敬轩表示,以往中医都是针药并用,再加上徒手整复,现在有了「浮针」可以让病痛时程缩短,对不适合止痛消炎药物或效果不佳的患者提供另一个新选择。
现代人常有许多文明病,黄敬轩呼吁,中医的浮针疗法虽可以纾缓酸痛,但还是要从根本问题着手,尽量减少3C产品使用时间、注意姿势及维持运动习惯才是保健的不二法门。